媒体报道

《广州参考》:九十年前,党的旗帜在广州城中飘展

《广州参考》:九十年前,党的旗帜在广州城中飘展

日期:2017-06-30     

  九十年前,在广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在广州,革命兵士第一次高举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红旗、戴着红领带发动参加了武装起义。由中国政协文史馆主办、广州市政协协办的《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珍贵档案展》广州巡展正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将持续到7月30日。展览以党旗的诞生历程为主题,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及档案资料,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广州市政协在原展览基础上增加了广东元素的展板、场景、尤其是90余件实物,尤其是广东省农民协会会旗、叶挺独立团团旗、七大代表证、中华苏维埃发行的第一套货币等珍贵文物使展览更生动、更直观和更具地方特色。

 

  《红旗飘飘》广州巡展更添地方元素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战斗的红旗”、“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七大期间的公开征集”、“历时八十一载写入党章”。通过党旗的演进确立过程,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普及党的知识,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卞晋平表示,广州市政协通过增加场景、实物和配合活动,丰富了许多广东元素,使展览更生动、更直观和更具地方特色。通过展览中的广东元素可以看出,广东这块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反映出广东人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魄。

 

  展览主办方、中国政协文史馆馆长沈晓昭告诉记者,这次展览在广州举办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因为是在这里,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在广州,革命工农兵第一次高举着红旗、戴着红领带发动了武装暴动。难能可贵的是广州市政协还征集来了很多实物,使得这些历史元素更加生动、更加让人难以忘却。

 

  广州起义中 镰刀斧头红旗飘展全城

 

  沈晓昭介绍说,广东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和气质。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通告(第十四号)——南方局、省委联席会议通过的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这是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的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的中共党旗图案式样,基本框定了党旗的轮廓和构成要素。

 

  1927年10月12日,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1200余人按前委书记周恩来指示,奔赴被喻为“广东的井冈山”——现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经简单休整后,东江特委接南方局指示随即对该部进行“三换一建”改编:换名,取消原国民革命军番号,改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第4团;换旗,取消“青天白日”旗,改为“斧头镰刀”红旗;换装,取消原国民革命军军装,改穿灰蓝色的新制式军装;在军队中建立中共党的组织,团部建立党委,营设党总支部,连设党支部,史称“中洞改编”。“中洞改编”是我党我军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三湾改编”一样,建立了我党我军早期的正规军队,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斗争中,“革命的兵士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等徽章完全抛弃在街上,换上红领带。同时,劳动民众将全城的青天白日旗——白色恐怖的象征,一概撕掉,都竖起镰刀斧头红色旗”。一时间,“镰刀斧头交叉的红旗,飘展于全广州市”。这是全国首次高举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红旗发动的武装起义,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

 

  青少年现场讲述党的故事手绘党旗

 

  据悉,为提升展览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展示广州市党史和党性教育从小抓起、面广人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成效显著的新引领,广州市政协在原展览基础上增加了9块展板、4个场景、6个视频、16个展柜、90余件实物。当中包含广东省农民协会会旗、叶挺独立团团旗、七大代表证、中华苏维埃发行的第一套货币等珍贵文物。还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播放全国首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的《党旗的故事》电视纪录片。通过以上声、光、电效果,增强展览的教育效果。

 

  此次展览还十分注重青少年群体,组织了以广州地区为重点的全省青少年参加的党旗绘画大赛,让孩子们认识党旗、了解党旗、喜爱党旗;设立手绘党旗坊,供小朋友们免费手绘党旗;设立党史故事屋,供小朋友观看广播剧,周六、周日时将请小朋友现场讲党史故事;设立党史书屋,购买了很多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党史读物供观众免费阅读;组织编写了有很多插画的《图说党史故事书》,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

 

     来源:《广州参考》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