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价值创新园
日期:2018-06-27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六次常委会议昨日召开,提出构建广州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格局
6月26日上午,广州市政协举行十三届六次常委会议第一次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刘悦伦主持会议。
会议通过《以主导产业为引领,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构建广州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格局》专题议政报告,通过《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提升来穗人员公共服务水平》专题议政报告,通过有关人事安排,同意增补朱惠红等11人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委员。
■新快报记者董芳
龙头带动,做大做强IAB、NEM产业集群会议通过《以主导产业为引领,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构建广州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格局》专题议政报告。主导产业是科技含量高、创新空间大、已在产业体系中有一定比重、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的产业,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报告中指出,广州的主导产业面临着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完整、整合能力不足等挑战。如何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注入科技创新新活力,是广州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广州要抓住全球创新资源流动融合的契机,以IAB、NEM(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为提升方向,以龙头企业培育为带动,以产业生态体系完善为支撑,着重解决广州产业发展“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问题,打造“星光灿烂、日月同辉”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价值创新园(V-Park)”的概念,就是打造一个精准园区,构建精致产业链,围绕大型龙头企业形成创新集聚,在园区内整合商业模式、技术集成和产品创新,通过创新来创造价值。比如增城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项目,带动上百家10代以上显示屏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报告建议,可以在黄埔区、天河区等科技发展领先的区域,选择一批行业领先的“隐形冠军”,集聚全市力量,将优势资源在其周边布局,打造成为示范型V-Park。比如以LG、富士康两个显示项目为龙头,培养周边的生态产业,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显示度的技术与产业高地。
广州五大主导产业
IAB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17首次实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长约18%;企业4352家,同比增88.32%,实现年产值1227.55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
2016年,机器人生产量全国排第二;2019年,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
代表企业:科大讯飞、图谱科技。
四大优势:产业基础好,配套条件优,扶持力度大,科研力量强。
生物医药产业
已经形成“三中心多区域”园区布局;2017年,企业593家,同比增57.29%,年产值649.89亿元。
重大项目:百济神州、冷泉港等若干
NEM
新能源产业
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形成东部、北部、南部三大千亿元级汽车产业聚集区,2017年,企业增至328家,同比增69.07%,年产值311.35亿元,同比增101.82%。
二是太阳能、核能等产业,近来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新材料产业
形成了以广州开发区为核心区的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2017年,企业增至771家,同比增92.27%,年产值1191.01亿元。
13家新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分子材料、生物应用材料等领域已位列世界前沿水平。
来穗人员中不足四成买房
昨日,会议审议通过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提升来穗人员公共服务水平》专题议政报告。这是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联合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开展的专题调研,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
截至5月31日,全市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967.33万人,户籍人口911.98万人,非户籍人口超过户籍人口,“来穗人员从‘候鸟式迁移’向‘长期稳定居住’转变,从单身进城向‘家庭式’‘家族式’转变”,广州人口战略从“控制人口”向“争夺人口”转变。
根据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可为目前的来穗人员“画像”——他们超六成来自广东省以外(63%),20岁—50岁的劳动力占85%,年富力强且受过一定教育的来穗人员占比近九成。近六成家庭中有0岁-17岁的受教育适龄人口,其中有三成的子女被留守老家,原因主要是公办学校难进、上学费用高和无人照顾子女。来穗人员的子女中,
就读公办学校的不到五成(49.3%),入读公办园的幼儿只有两成(20.5%)。
在生病时,有超过四成的来穗人员“能撑则撑”,没有采取任何方式就医或治疗。买房的很少,仅占全部调查人员的24.6%。
只有65.9%的来穗人员与企业有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五成参加“本地统筹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有14.4%的来穗人员
“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22.9%的被访者认为“工资水平较低”是当前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如何提升来穗人员公共服务水平?报告建议,要强化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大积分”体系,逐步实现“一站式”服务;要强化教育服务,加强学位预测,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强化就业服务,提高技能培训率,加大力度做好参保扩面工作;强化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覆盖流动人口;强化住房服务,多渠道增加公租房房源,持续做好出租屋精细化管理;强化治理创新,构建多方参与机制,促进来穗人员参与社会治理。
来源:新快报2018年6月27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