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垃圾分类分得好有望获奖励
日期:2019-09-20 浏览量:187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奚慧颖通讯员李志洁(除署名外)
广州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过十几年来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但也遇到一些短板和瓶颈。近日,“有事好商量——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聚焦这一热点,就垃圾产生、分类、收运和处理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市城管局方面透露,广州将有一个集学习、咨询、投诉和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垃圾分类线上平台。在生活垃圾分类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还有望获得奖励。
怎么处理?
今年安排7.4亿元
建11个终端处理项目
近年来,广州在生活垃圾终端处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已基本能够满足分类处置要求。据介绍,目前已建成运营(含即将试运营的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一期)的垃圾焚烧发电设计处理能力达1.4万吨/日,南沙、花都、增城、从化四区率先实现了原生垃圾零填埋。建成餐厨循环试点项目(200吨/日),福山生物质综合处理厂(2040吨/日)正带料调试,李坑综合处理厂(1000吨/日)计划9月带料调试。
市发改委副主任周青峰介绍,今年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固体垃圾处理、环保环卫设施类11个项目共7.4亿元财政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市政协委员主张改变消费思维,从垃圾减量这个方法去减少垃圾处理量。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则建议,建立食品加工工业园,发挥“中央厨房”的优势,实现出厂食材成品化、上桌食品计量标准化,通过配料和“火候”来实现味道特色化。另外,鼓励企业使用“无废”材料,并对使用环保材料、引领循环经济产业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市政协委员胡国胜建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对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科研开发,让广州成为“科研走在前、市场走在先”、具有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先进城市。
在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方面。曹志伟指出,大件垃圾和大件家具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难点。他建议城管部门要建立预约上门回收机制。
实际上,广州已有“92回收”App移动平台这种资源回收装置。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李洁明介绍,该平台已实现废旧纺织品、图书等品类的上门回收。供销社在海珠、白云、花都等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了大件家具回收处理服务,今年上半年回收处理大件垃圾14万件。对于快递包装物,也将积极组织废纸、废塑料回收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目前正在研究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鼓励民营企业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到广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和相关工作中来。
怎么分类?
“垃圾分类羊城通”已上线
你知道榴莲壳、椰子壳和大骨头属于什么垃圾吗?不少人可能会选择“厨余垃圾”,但正确答案是“其他垃圾”。天河区沙东街的一名党员志愿者介绍,广州采用的是“四分法”,即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4类。推行垃圾分类多年,很多居民已经有意识地在家里进行分类了,但垃圾仍存在一些误区。像榴莲壳、干电池都是容易搞错的。她也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出一些宣传的小册子等,便于市民学习。
市政协委员也提出,线上可以就垃圾分类开发一个便民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包括宣传教育、数据统计、线索举报、意见建议,还要有积分兑换。
对此,市城管局局长陶镇广回应称,目前该局正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垃圾分类的平台,将提供垃圾分类学习、咨询、投诉以及其他服务功能,为市民开展垃圾分类提供方便。还制定了针对机团单位、学校、酒店、宾馆、农村等领域的12项工作指引,并开展行业管理人员培训。
目前,《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年版)已发布,“垃圾分类羊城通”微信小程序也已经上线,覆盖生活常见物多达2600余种,除了搜索查询,还设置有语音识别功能以及垃圾分类测试题等。
怎么收运?
收运车辆安装GPS监督混收混运
分类后的垃圾被运去哪儿?这个问题也让不少市民感到困惑。
市政协委员刘根生建议,建立标识化、可视化、可追溯的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管理系统。比如设置张贴垃圾分类流程、收运线路、责任人、咨询举报电话等,对居民进行指导,对应分类标准,将垃圾袋、垃圾箱、垃圾收运车同色同标识,方便群众识别投放、监督收运。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将落实“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合理规划线路,增加运输频次,确保及时清运,杜绝“混收混运”。陶镇广表示,今年7月份,广州公布了分类收运线路以及投诉举报电话,将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采取“公交式”收运,确保及时收运。除了在收运车辆上安装GPS系统,接下来还要在压缩站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彻底解决混收混运问题。
有何奖惩?
拟将垃圾分类纳入诚信建设体系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年有余,但直到今年7月,天河区才开出全市首张个人罚单。市城管分类业务处室负责人透露,目前大部分被处罚对象是企业单位,几乎不涉及个人。
有罚也要有奖。刘根生建议,除了物业和出租屋以外,还要鼓励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建议制定一些奖励办法。市城管局方面则表示,正在制定《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奖励办法》,对在生活垃圾分类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市政协委员曾春航建议,可将来穗人员的积分入户制度作为广州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抓手,对主动遵守和执行垃圾分类的人员给予加分,对未按规定做好垃圾分类的人员减分,以强化来穗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
来源:信息时报2019年9月20日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