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网》:天下政协|养一只汪星人有何难?这些你必须知道……

日期:2019-10-09     

  城市里养狗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狗主没有牵绳、不清理狗的大小便,犬吠扰民没有及时制止,甚至犬只伤人事件频发。为此,上海、杭州、武汉等地出台了养犬管理条例。那么,广州如何依法管理养犬行为?928日,广州市政协第8期“有事好商量”围绕“依法管理养犬行为,维护社区平安和谐”议题展开了讨论。

  要管狗,先管人

  《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09年起施行。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现行《条例》部分规定已不太适应管理需要。

  “应当严格规范养犬人的责任,加大对违法养犬、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处罚力度。”市政协委员胡育新指出,目前《条例》对于这类行为的处罚比较轻。如对于不牵犬绳,不戴犬牌,不避让行人,由未成年人单独携带等行为,条例规定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可以对个人处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处罚是选择性的,实际执法中更多是警告和教育,处罚力度温和,违法成本不高,导致不文明养犬行为屡禁不止。”

  对此,市司法局立法一处处长龙晓林回应,市人大常委会已将修订该条例列入了2019年度立法计划。在修订思路上,将会考虑采取多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养犬意识需要全社会关注,市政协委员付伟建议重点抓好严格管理区的宣传,做到进社区、进学校、进宠物店,对典型违法案例进行曝光。市政协委员帅亦文则建议,突出新媒体宣传优势,努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自觉的文明风气。

  养犬登记“一条龙”服务

  在广州,想依法养狗首先要去登记。由于登记和打疫苗等各种条件绑定,比较费劲,削弱了市民办狗牌的主动性。而且处罚不轻易执行,狗只上牌与不上牌,市民感受差别不大。

  对此,帅亦文建议,完善“互联网+养犬服务管理”,增加在线申请、网上受理养犬登记等措施;通过管理部门间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腿”。

  市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李建农透露,市公安机关已经依托微信、支付宝推出了小程序“养犬管理服务通”。“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运用好‘人脸识别’等技术,不断完善简化有关程序设置,并将《条例》的部分知识点渗透到市民申请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更多的便民服务。”

  “养犬登记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登记程序和条件的设置不够便利是原因之一。”龙晓林对于帅亦文的建议表示赞可,并表示在条例修订当中,将考虑简化养犬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并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养犬登记。

  市政协委员蔡马则提醒道,立法修订工作需“管理与服务并重”。“能否对犬只实行狂犬疫苗的免费免疫、赠送一些养犬产品及对犬主实行科学文明养犬知识培训等服务,让养犬人依法养犬、科学养犬。”

  “我们倡导动物诊疗机构对规范饲养的犬只提供免费注射。”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彭聪表示,从今年开始将规范饲养的城市犬纳入免费提供疫苗范畴,由动物诊疗机构实施免疫注射。

  2018年下半年起,广州市公安机关为加强文明养犬宣传,对办理养犬登记和续期的犬主免费发放文明养犬犬牌、犬绳、口罩及拾便器“四件套”;还开通了养犬咨询热线电话,方便养犬市民各类问题咨询;邀请宠物行业专家对依法养犬、科学养犬进行讲解,以提高市民养犬的综合素质。

  分工合作,共建共治

  面对庞大的犬只数量,现有的警力明显不足,如何突破监管难点?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亚蒂表示,要进一步明晰各部门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如赋予公安机关在犬只咬人伤人后立即没收犬只和对犬主罚款的权利等。

  “现行条例对相关政府部门查处养犬违法行为的责任分工是很明确的。但实践当中执法难是存在的。”龙晓林说。

  付伟建议,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由市公安局牵头,会同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系列联合行动,并提高整治频次、将整治推向深入。

  蔡马也建议,建立新的电子信息识别系统(狗牌),方便执法人员快速获得犬只的信息。

  “‘养犬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是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一项工作,我们计划建立一个“互联网+”的养犬管理综合平台,覆盖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依托这个平台开展工作,达到信息互通、信息共享、高效履职的目的。”李建农说。

  从条例的制定到落实,从宣传到人人参与,只有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才能“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会。

  记者:林仪揭春雁

  通讯员:李志洁

  编辑:吴静怡

  责编:周佳佳

  审核:赵彤李木元

  来源:人民政协网201910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