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广州楼道撤桶后 后续设施建设和管理如何跟上
日期:2019-10-30
南都讯广州推进垃圾分类进入楼道撤桶阶段,自9月份以来,楼道撤桶的步伐又按下快进键,到今年底要基本完成楼道撤桶。加快推进的楼道撤桶工作给集中投放点建设和垃圾清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管着急着要撤桶,业主也着急着要“撤好桶”,不能在准备工作还没做好的时候一撤了之。南都记者发现,出于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即使撤桶造成了垃圾投放不便,多数业主对楼道撤桶也表达了支持和理解的态度,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怎么撤”。但由于尚未跟上的后续设施建设和垃圾清运能力等问题,让业主心生埋怨。楼道撤桶怎么撤?何时撤?撤了之后怎么办?有没有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作息情况?
声音
设施建好后再撤桶投放点应该做好管理
综合多位业主受访反映的情况,设施未建好就匆忙撤桶被诟病最多。亦有业主形容此种情况尤似“赶鸭子上架”。如番禺区的锦绣半岛,物管方撤桶后将集中投放点建在小区内地面公共空间,由于设施未建好、守桶人员不足、垃圾桶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垃圾堆积。业主对此进行了集中投诉,撤桶才两日,楼层垃圾桶又恢复了。锦绣半岛第二次撤桶时,将投放点设置在了负一层。这一操作也引起了部分业主的不满。该小区每栋楼一般两部电梯,一个货梯一个客梯。其中,只有乘坐货梯,居民才能下到负一层,不然得绕路步行下去。
番禺区富丽居小区的袁姓业主告诉记者,撤桶后的投放点没有管理好催生了新的环境问题。“停车场的(投放点)更加糟糕,不通风,很臭。加上有人在停车场(投放点)翻垃圾,垃圾汁水都会流出来。”
撤桶后集中投放也不分类
南都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原本楼道撤桶后的集中投放是有便于对居民投放时是否分类进行有效监督的,可实际上,不分类的现象从楼道里转移到了集中投放点。
这和集中投放时守桶人员无暇顾及有关,亦和目前还没形成有效的监管和督导措施有关。有业主就此认为,如果撤桶后仍然是无法分类,倒不如在楼道进行分类。有业主认为,垃圾分类主要还是要靠大家自觉,楼道不撤桶也能实现垃圾分类。
政协委员
建议小区按照自己的能力确定进度
对于设施没建好就撤桶,广州民革人资城建委主任、广州中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根生表示,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每个小区的配置资源不同,这项工作是小区和政府共同开展的,每个小区要按照自己的能力确定进度。
对于投放点垃圾桶负荷过重,刘根生表示,应该提前测算好,楼道撤桶之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作集中投放的处理。如果周转跟不上投放的速度就会堆积了。因为垃圾排放量非常大,真正在实施的时候有很多不确定性。
此外,一些小区住户集中投放后,并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此前说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也不见踪影。刘根生对此表示,督导员也是一种劳动行为,这要看每个小区投入的人力够不够。现阶段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目前主城区人口密度高,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还是难推进。人口密度过高,导致小区投放桶的数量、容量跟不上楼道的需求量,很容易导致堆积。最关键的就是节奏,需要加大垃圾运输的周转力度。就算小区人力跟不上,垃圾转运的物流也得跟上。运输、投放、处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张小玲代国辉实习生曹诗蔡梓润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9年10月30日G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