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广州日报》:医护人员的守护者,如何对抗“医院幽灵”?

日期:2020-02-27     

  当前,广东全省医院正在逐步合理恢复日常诊疗。来医院看病的病人不断增加,若是前来就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预检分诊阶段未被妥善处理,不仅会导致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一批医护人员也会被感染。

  院内感染被称为“医院幽灵”,也是萦绕在医护人员心中的梦魇。而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院感科的工作人员则被称为医护人员的守护者。随着复诊的进行,防范院内感染的压力陡增,守护者又该如何对抗“幽灵”?

  225日上午,在广州市政协的组织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政协委员、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绍曦和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南方医院是国家卫健委认定的全国首批医院感染防控专项能力培训基地,该院院感科在业界具有龙头地位。

  200余人参与门急诊预检分诊工作

  广州市政协委员、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介绍,他们抽调了综合病区、健康管理科等科室及发动志愿者共计200余人参与门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在门诊广场搭建帐篷优化患者等候环境。不断完善发热患者分诊及就诊流程,合理分流就诊患者,较少发热患者院内走动,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南方医院完善了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流程,核酸检测结果平均等候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4小时,并建立专用病区收治可疑待排患者、疑似患者。

  “我们成立了感控培训、消毒、督导、流调、资料整理和宣教组5个小组,每日对科室进行现场督导,及时解决院感存在的问题。”李文源说,截至220日,感控培训组根据不同岗位分层次培训考核人员上万人次,现场考核指导20余场,要求人人知晓、人人过关。建立专业化、流程化的消毒网络。11个片区防控督导小组则以院感培训知识、防护物品配备医务人员防护、病区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外来人员管理等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据介绍,南方医院一直对院感防控高度敏感。在成为新冠肺炎患者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之前,医院全员已经完成了培训。而完成培训的过程,需要经过三轮的考试。

  如今医院正即将迎来全面开工,各个科室还在制定预案并加强演练,以增强全院诊断识别新冠肺炎患者的能力。

  创立监督员制度,摄像头监督“穿脱防护服”

  “我们需要确保如果病区误收新冠肺炎的病人,不能让他们滞留太长时间。”

  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告诉记者,南方医院做到了培训先行,同时也非常注重“落实”的程度,落实则是依靠督导小组的每天的巡查来保障。

  “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都会造成前功尽弃,我们压力很大。”孙树梅说,感染控制是一个织网工程,目的是织一个密不透风的网,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也管空气。”

  注重每个细节,是感染控制工作的特点,南方医院也把这种工作方法和作风带去了湖北前线。

  截至目前,南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分至三批火速驰援湖北一线。队中便有院感科的骨干,他们先去考察病区,观察建筑布局、防护情况是否符合防控需求,提出改善的方法。

  脱下防护服都是个技术活,共有30多个步骤,全程不能污染一寸肌肤。在南方医院,这些细节做不好的医者是不能上前线的。但是为了保障这些细节落实,南方医院会在脱防护服之处设立监控视频,院感科的专家们会一直盯着监控,这套“监督员制度”已经十分有效。

  近期,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印发了《广东省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其中涉及了诸多防止院内感染细节。而南方医院便参与了文件的制定,“我们无偿将我们的经验贡献出来。”孙树梅说。

  孙树梅说,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从97年就开始成立,经历一段时间的积淀并得到了医院的重视。但是感染管理目前是个交叉学科,国内起步还是非常玩。“很多医院都是在非典后才建立。”她表示,感染管理属于预防医学的体系,是医院内部的疾控中心,既能保护患者,也有保护医生。

  但是感染管理科并没有晋升体系。孙树梅此前是儿科医生,目前走的也是儿科的晋升体系,所以很多医院感染管理科做了比较基础的工作,但是地位得不到承认,导致了人员的流失。她呼吁,各大医院对于感染管理科的工作都应该重视起来。

  呼吁:陪患者看病的家属不必太多

  南方医院的专家们还肩负着省内其他地市感染控制指导和督导工作。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绍曦便去了河源、梅州等地的医院督导。“地方医院流程相当不错,超过我原来的想象。”蔡绍曦说,当时这些的门诊病人不多,但是到了复工复产事后,病人一多就会带来更多挑战。

  在她看来,医护人员已经比较熟悉预检分诊的流程,但是能否完全排查病人便成了问题。如今预检分诊需要测体温和流行病学史调查。但是有些患者一方面会存在瞒报,护士在执行上如果没有问到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便有可能导致新冠肺炎患者进入呼吸科等其他科室,和别的患者混在一起。

  蔡绍曦说,南方医院目前正在预检分诊之后,追加了一道“二级分诊”的流程,便是由医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的情况进行再确认,堵住预见分诊的漏洞。她也建议其他医院同样设立“二级分诊”。

  蔡绍曦也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战正经历关键时期,陪护患者进入医院的家属不必太多。她在出诊时,也会碰到一个患者还没有就诊完,下一个患者就进来了。“保证一个患者一次诊疗一个诊室,这也非常重要。”她说。

  广州市政协委员、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介绍,他们抽调了综合病区、健康管理科等科室及发动志愿者共计200余人参与门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在门诊广场搭建帐篷优化患者等候环境。不断完善发热患者分诊及就诊流程,合理分流就诊患者,较少发热患者院内走动,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南方医院完善了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流程,核酸检测结果平均等候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4小时,并建立专用病区收治可疑待排患者、疑似患者。

  “我们成立了感控培训、消毒、督导、流调、资料整理和宣教组5个小组,每日对科室进行现场督导,及时解决院感存在的问题。”李文源说,截至220日,感控培训组根据不同岗位分层次培训考核人员上万人次,现场考核指导20余场,要求人人知晓、人人过关。建立专业化、流程化的消毒网络。11个片区防控督导小组则以院感培训知识、防护物品配备医务人员防护、病区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外来人员管理等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据介绍,南方医院一直对院感防控高度敏感。在成为新冠肺炎患者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之前,医院全员已经完成了培训。而完成培训的过程,需要经过三轮的考试。

  如今医院正即将迎来全面开工,各个科室还在制定预案并加强演练,以增强全院诊断识别新冠肺炎患者的能力。

  创立监督员制度,摄像头监督“穿脱防护服”

  “我们需要确保如果病区误收新冠肺炎的病人,不能让他们滞留太长时间。”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告诉记者,南方医院做到了培训先行,同时也非常注重“落实”的程度,落实则是依靠督导小组的每天的巡查来保障。

  “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都会造成前功尽弃,我们压力很大。”孙树梅说,感染控制是一个织网工程,目的是织一个密不透风的网,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也管空气。”

  注重每个细节,是感染控制工作的特点,南方医院也把这种工作方法和作风带去了湖北前线。

  截至目前,南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分至三批火速驰援湖北一线。队中便有院感科的骨干,他们先去考察病区,观察建筑布局、防护情况是否符合防控需求,提出改善的方法。

  脱下防护服都是个技术活,共有30多个步骤,全程不能污染一寸肌肤。在南方医院,这些细节做不好的医者是不能上前线的。但是为了保障这些细节落实,南方医院会在脱防护服之处设立监控视频,院感科的专家们会一直盯着监控,这套“监督员制度”已经十分有效。

  近期,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印发了《广东省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其中涉及了诸多防止院内感染细节。而南方医院便参与了文件的制定,“我们无偿将我们的经验贡献出来。”孙树梅说。

  孙树梅说,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从97年就开始成立,经历一段时间的积淀并得到了医院的重视。但是感染管理目前是个交叉学科,国内起步还是非常玩。“很多医院都是在非典后才建立。”她表示,感染管理属于预防医学的体系,是医院内部的疾控中心,既能保护患者,也有保护医生。

  但是感染管理科并没有晋升体系。孙树梅此前是儿科医生,目前走的也是儿科的晋升体系,所以很多医院感染管理科做了比较基础的工作,但是地位得不到承认,导致了人员的流失。她呼吁,各大医院对于感染管理科的工作都应该重视起来。

  呼吁:陪患者看病的家属不必太多

  南方医院的专家们还肩负着省内其他地市感染控制指导和督导工作。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绍曦便去了河源、梅州等地的医院督导。“地方医院流程相当不错,超过我原来的想象。”蔡绍曦说,当时这些的门诊病人不多,但是到了复工复产事后,病人一多就会带来更多挑战。

  在她看来,医护人员已经比较熟悉预检分诊的流程,但是能否完全排查病人便成了问题。如今预检分诊需要测体温和流行病学史调查。但是有些患者一方面会存在瞒报,护士在执行上如果没有问到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便有可能导致新冠肺炎患者进入呼吸科等其他科室,和别的患者混在一起。

  蔡绍曦说,南方医院目前正在预检分诊之后,追加了一道“二级分诊”的流程,便是由医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的情况进行再确认,堵住预见分诊的漏洞。她也建议其他医院同样设立“二级分诊”。

  蔡绍曦也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战正经历关键时期,陪护患者进入医院的家属不必太多。她在出诊时,也会碰到一个患者还没有就诊完,下一个患者就进来了。“保证一个患者一次诊疗一个诊室,这也非常重要。”她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龙嘉丽

  来源:广州日报APP2020227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