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APP》:广州学生在校吃得好吗?这所名校一日六餐,被点赞了
日期:2020-04-01
2020年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第二期聚焦"校园食品安全",4月1日上午,市政协委员前往市教育局开展调研,了解广州市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具体工作。据悉,目前广州地区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共约3740所(不包括在穗高校),食堂经营点为3245个,A级食堂有839个,B级食堂有2370个,目前没有c级的学校饭堂;其中铁一中学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这所学校不单给学生提供一日六餐,并针对农村孩子相对瘦弱的现状,专门增加了牛奶供应。
广州市没有C级的学校饭堂
通过调研,广州市政协委员们了解到,目前广州地区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共约3740所(不包括在穗高校),学生则有227万人。其中的食堂经营点为3245个,由学校自营的2419个,占了74.5%;此外承包有633个,外送配餐193个。在广州的学校饭堂当中,A级食堂有839个,B级食堂有2370个,目前没有c级的学校饭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实行等级管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A级(大笑,代表食品安全状况良好)、B级(微笑,代表食品安全状况中等)和C级(平脸,代表食品安全状况一般)。】
广州已经形成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组成了工作领导小组,在春秋季开学期间也会专门组织针对学校饭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专项检查。此外广州也落实了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负责制,他们都签署了校园食品安全承诺书以承担主体责任。
目前,广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可视化监控覆盖率达100%。广州也发布了《广州市儿童青少年膳食健康手册》,以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提高学校营养供餐水平。
广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也遭遇一些难点,比如部分学校周边食杂店、小超市无证无照或证照过期;监管力量难以顾及众多学校,对流动摊贩的打击力度不够;少部分学校内部食品安全存在问题,饭堂监督管理有待加强,这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因为投入显得不足,这些学校的饭堂显得陈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铁一中学一日供六餐,鸡腿颇受欢迎
政协委员们还了解到,在广州也不乏在膳食供应上颇有亮点的学校,比如铁一中学,这所名校不仅重本率在广州市、广东省位居前列,饭堂同样非常优秀。
铁一中学目前有三个校区,分布在越秀、番禺和白云三区。每个校区都有持营养师证的校医,三个校区的饭堂都是A级。饭堂每天有六七种菜品组合给学生选择,每天菜品不一样。饭堂会提前一周把每周菜谱告诉师生,汤、肉、水果一概不少。
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师生对饭菜进行评选,评价高的菜式出品更加频繁,评价低出品就少一些。
此前一直有种说法称,铁一中学的饭堂以鸡腿闻名,学校老师用鸡腿来奖励学习成绩的佼佼者,起到不错的效果。该说法得到该学校德育主任黄雄的证实。"我们每学期都会评出十大菜式、铁一的鸡腿卤蛋、猪手都是非常出名。"黄雄说。
这所学校不仅供应日常三餐,并且还有两次课间餐,还有一次夜宵,分别在上午10时,下午3时,晚上10时,充分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铁一中学副校长黄连生说,铁一中学白云校区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主要是周边六个村村民的孩子。"这些村民的孩子身体发育和越秀番禺校区的孩子有些不同,我们为白云校区加大了牛奶等高营养食品供应。"黄连生说,该校区的小卖部卖牛奶等其他食品。因为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出校园,也没有外出校园购买零食的机会。所以在学校提高食堂管理水平的情况下,就能保证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政协委员:学生在学校能吃好,就没必要到外面买
在调研中,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广州市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奇泽说,学校和城管部门可形成联动机制。校门口如果有临时摊贩销售不健康食品,学校及时告知城管部门。通过城管部门的及时查处,学生购买不健康食品的来源也会减少。他也建议教育部门为家长和学校制定简明扼要的指引,以科普的形势告知,哪些食品不健康,吃了会有什么问题。
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建华说,希望学校将膳食营养信息通过班级微信群定期推送。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增加家长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实现家校联合,以做更多的工作。
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蔡卫平认为,应该对学生的食品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清楚有的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吃的原因。学校的伙食需要做好,保证可口。如果学生在校能吃得好,就没有必要去外面买了。
铁一中学番禺校区饭堂。广州市政协委员、市台联副秘书长蔡武说,社会上存在两种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学校周边饮食大部分不健康,还有人认为学校有饭堂就不该让学生去外面吃等等,也没有听从孩子们的想法。广州的孩子生活在美食之都,在校期间需要了解岭南饮食文化,否则去外地上大学会很遗憾,更谈不上弘扬岭南文化。他认为,对学生校外就餐不要堵而是要疏,要培养学生之间岭南饮食文化的交流,关键学生主动发声,形成自觉抵制垃圾食品的习惯。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说,安全、可口、健康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三个关键词。安全是基础,需要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动态的管理。可口则需要让学生作为美食家进行评判学校饭堂,当然学校也要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推出更加适合中学生口感的菜肴。健康则有别于前两个定义,因为安全可口不一定是健康,比如辣条不是健康的食品,但是辣条是安全的,所以需要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倡导,培养安全可口健康的饮食习惯。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晓东说,孩子拥有零花钱,就有购买不健康食品的可能,所以可以想一种方法避免孩子使用零花钱。比如学校可以安装更加智能化的无人售货机,可由家长授权给孩子指纹和面部,让他们在校购买合格的食品。也可以由家长通过互联网手段,指定某个时间段让孩子在学校购买食品。目前深圳已经有了这种技术。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龙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彭姣时
来源:广州日报APP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