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双减”政策下,如何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呢?
日期:2022-04-28
日前,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和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铁一中学副校长丁丹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双减”政策下,如何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问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校内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政策重点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广州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就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收费监管等三方面先行先试,印发《关于坚决做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双减”配套政策的部分做法得到国家教育部充分肯定。
“双减”政策对校内作业、教学质量、课后托管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广州如何完善“双减”政策配套措施,高质量做好“双减”工作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主持人: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您坚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铁一中学副校长丁丹: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感觉广州的教育变化很大。现在的学生与三十多年前的学生相比,教学设备更先进,教育条件更好。”同时,丁丹指出,现在的学生更“卷”,他们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家长同样面临这样的压力。
丁丹认为,学习压力还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家长间的这种焦虑、社会环境的焦虑是会传递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改变。广州市铁一中学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排在第一位。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牢记这一点。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因为这会跟现实的很多东西冲撞,所以坚守初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丁丹表示。
主持人:您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总结出哪些经验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科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
“早年教书的时候,我们认为把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现在老师在备课环节就要根据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相应的调整。那我们怎么调整呢?比如在备课环节,以前老师会拿着教材和教参备课,把这些材料作为蓝本来准备课程。”胡国胜解释,当时的老师普遍认为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提高成绩。
“随着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多样性,有的孩子比较喜欢文科,有的孩子在理科方面有优势,所以我们反复跟老师强调,备课要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从学科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胡国胜表示。
“因为一种教法或者一份教案教班上30个孩子不太现实,所以老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一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在家里对于学习的讨论也增多了。”他表示,现在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学生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元。当老师的教学方法发生改变之后,大家会发现孩子更加尊重老师,老师也会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
“另外,在疫情期间,不少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我们发现老师受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去年,我已经提倡对全市的基础教育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摸查,我们希望让阳光大气的老师带出心心胸宽广的学生。”胡国胜认为,在分配工作时,学校应该根据老师的情况进行一些更加契合的匹配。如果老师感觉工作量太大,学校可以让老师暂时休息,不担任班主任或者作其他的调整。
主持人:在“双减”政策下,您为什么要强调学校的主体责任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
“去年7月,国家出台了有关‘双减’政策的相关文件,这对整个社会影响非常大,反响也很强烈。大家仔细看看,‘双减’政策提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减轻学生的课后培训,在落实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是不是老师少布置作业、家长不送孩子去培训机构就可以了吗?”胡国胜认为,简单的问题背后透露出非常复杂的一个逻辑,就是家长比较焦虑,孩子的压力也非常大,思考之后,他认为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功能还是摆在第一位的。
胡国胜指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中小学受中考升学压力、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抽检以及教师长期教学惯性等影响,尚不能完全做到全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此外,校内课后服务机制有待持续创新,学校教师要高质量备好课、上好课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增加兼顾课后服务,大多只能是疲于应付,因此课后服务质量不会太高。”胡国胜表示,针对上述的问题,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指学校要切实担当起教育教学育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功能。
胡国胜建议,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组织教育专家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政府部门要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督导检查和“进校园”活动。广大教师勇担教书育人主体责任,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作业质量,减轻作业负担。
广州市科技力量较强、科普基地较多,胡国胜认为这是一大优势,他建议课后服务向“科普类”倾斜,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推选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的科技人才和科学家,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项目。
“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我觉得广州要构建家校社育人协同机制,媒体适当减少对对高考、中考状元和考试成绩宣传报道,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可以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公益性亲子活动,从多方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意识。”胡国胜说。
主持人:怎样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铁一中学副校长丁丹:
“我们希望广州能够构建一个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依靠多个部门联动的,小孩从出生到18岁这段时间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可能只在怀孕时接受过医院的培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接受培训。家长在育儿当中碰到的很多问题,例如营养搭配、心理变化,网瘾怎么处理,他们都能够借助这个体系的寻求帮助,找到方向。”丁丹表示,这个体系能够整合医疗卫生安全、法律教育等多方面,解决家长在育儿当中碰到大部分问题。
“我觉得从小孩出生开始就应该有家庭教育,这个体系应该从政府层面系统地建立。”丁丹指出,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束手无策,为什么会这样呢?父母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就需要学习。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FM)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