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传真

《羊城晚报·羊城派》:【有事好商量①记者跑】课后托管增加学生成长空间

日期:2022-05-31     

  本期话题:“双减”齐聚力 家校社共育 

  2021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同年10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如何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近期,在2022年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上,政协委员与职能部门及各界代表展开协商,共同探讨如何发挥社会力量,促进协同育人,形成广州家校社共育模式。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学校纷纷开设了课后托管课程,学生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

“双减”更多的成果应是课堂的提质增效

  课后托管方便老师和学生沟通 

  卢老师是广州一名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早上,她给学生布置完作业,学生做完后,她就要马上批改,然后在下午上课时进行讲解。她坦言,“双减”政策推行以来,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对老师来说需要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节奏,“一开始的确有团团转的感觉,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们对工作进行分类,结合科任老师做了分工,现在已经整体适应。”卢老师说。 

  “双减”政策推行以来,不少学校纷纷开设了课后托管课程。在托管课堂上,老师们可以给学生答疑解题,还可以给有需要的同学做心理疏导。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学校提供基础托管和个性化托管两种形式。基础托管是学生先在课室里完成作业,基本实现作业不出校门,作业量比双减政策之前明显下降;个性化托管则为学校通过招标形式引入社会机构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才艺或者运动方面的教育。 

  记者发现,不同的学校做法不同,小学和初中也有不同。有的学校由本校老师义务开展个性化学科辅导和特长式兴趣培养;有的加强体育锻炼和劳动教育;有的引入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开展普惠优质的“人文、科技、健体、艺术”类课程学习;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 

  “在基础托管期间,我们能更多地和学生们沟通,学生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卢老师表示,在学校提供托管服务之外,还希望得到家长和社会和多方资源的重视,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也希望有培训课程解困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唯一的主战场,而家长应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然而,学生如何能够在课后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家长头疼的难题。家长张先生告诉记者:“我和太太平时都要上班,在家庭教育上也不是很了解正确的方法,怎么办呢?” 

  能够形成一套与现代教育思维一致的家庭教育方法,对不少家长来说还是有难度。有家长表示:“我们更希望学校在这方面,更多地给家长建议或者知识,能不能有辅导家长的课程?” 

  每周五晚上,广州市番禺区“兔爸学堂”准时开课,课程主打家庭教育,分享家教心得。来上“兔爸课堂”的家长中,有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的家长,还有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对待孩子问题很急躁的父母。“我们开课已经七年了。每周通过一个多小时线上课程以及一个小时线下的互动交流,让专家给家长解答疑问。”“兔爸学堂”创办人程敏说道。 

  程敏期待,如果让更多在这个课堂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的家长,更多地传播和学习,相信解决家庭教育的困惑会更加容易。(图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2022年5月31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