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传真

《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怎么建?

日期:2023-04-28     

  日前,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昶文和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民盟广州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胡国胜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左起依次为市政协委员蔡昶文、主持人林海婷、市政协委员胡国胜 

  为了应对全球城镇化、去中心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现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年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这一倡议将地方的利益相关方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自1996年以来,儿童友好在世界多国已形成共识共为,世界范围内38个国家,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积极响应。

  按照联合国定义,“儿童友好城市”是指致力于实现《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权利的城市、城镇、社区或任何地方政府体系。在这些城市或社区,儿童的心声、需求、优先事项和权利是当地公共政策、程序、决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 

  2021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让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当前,广州市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实践,提出到2025年,广州将建成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区、儿童友好示范街道(镇)及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村),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达1867.66万人,其中儿童(0-17岁)有304.52万人,占比16.30%;0-14岁的有259.02万人,占比达13.87%;户籍人口985.11万人,其中儿童212.69万人,占比21.59%。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广州是一座活力充沛、未来可期的城市。

  从福利保障看,广州社会救助、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等30多项民生指标居全国前列,困境儿童分类帮扶等15项“广州样本”“广州经验”全国推广。从社会环境看,广州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1+12”儿童公园体系,是全国首个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城市。从权益保障看,广州构建全省首个广州犯罪少年智慧矫治中心,设立全国法院系统首家“全国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研究基地”。 

  随着“儿童友好”理念的全面推广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面对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成长环境需求,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儿童开辟可爱可亲的城市空间,加快推进广州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现在距离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您看到了哪些变化?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线下教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今年开始,学校恢复了线下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在学校里,同学之间正常交往,老师的线下教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乐趣,同学们的学习劲头也很足。”胡国胜表示,在“双减”的背景下,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活动开展多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 

  胡国胜曾跟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了解情况。“双减”以来,家长已经很难找到校外培训机构,在放学时间,孩子们不再去补课了。学校也会跟家长讲解“双减”政策,让家长明白其中的要义。他认为,广州市推进“双减”试点工作的力度非常大,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昶文:中小学生开始参与职业体验活动 

  从事职业教育多年,蔡昶文欣喜地看到“双减”带来的好处。“我原来所在的职业学校附近有一些中小学。一到周末,学校周边的中小学生会在周末来到职业学校进行职业体验,他们可以看看汽车,认识一些维修工具,学习如何驾驶无人机等。 

  “在职业教育学校,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所以他们没有学习焦虑。在这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一门技艺。”蔡昶文表示。

  主持人:您认为什么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呢?

  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昶文: 

  “其实国家在很早以前已经提及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关注儿童。大家可能听过残疾人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很少听到儿童友好型城市。我希望大家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儿童身上,毕竟儿童是我们的未来。” 

  “我认为,儿童型友好型城市要在四个方面体现出对儿童的友好。一是城市建设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让儿童参与城市规划。二是对儿童友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我举个例子,儿童个子比较小,有些地方的台阶能不能不要设计得那么高?儿童步伐比较小,公园每个台阶之间能不能也缩短一点呢?三是在生活环境安全方面,我们的城市要更加注重保护儿童;四是组织更多的儿童活动。”蔡昶文表示。

  主持人:您认为广州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昶文: 

  蔡昶文在小区踢足球的时候,发现不少小朋友正在旁边观看。小区球场旁有不少健身设施,但是这些小朋友并没有使用。在跟他们的家长了解情况以后,蔡昶文得知这些为成人设计的健身设施并不适合儿童。 

  于是,他想,在这个城市里,成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设施,儿童为什么缺少了属于他们的活动空间呢?“其实他们比我们更加需要自己的安全的活动空间,他们也想像我们一样在球场上踢球,但是他们身边没有适合的球场。他们也想像成人一样使用健身器材运动,但是这里没有适合他们的健身器材。” 

  他在调研中发现,儿童服务设施主要按行政区配置,与实际儿童人口分布适配度不高,存在外围城区儿童人口多却建设薄弱的问题。市区级儿童公园服务半径过大、开放时间有限,街道级以下设施与儿童生活更为密切,但当前广州市中小尺度儿童游憩空间较为缺乏。 

  另外,他认为,儿童专享活动空间不足。城市的公共空间供给缺乏区分度,各年龄段人群共用这些空间,容易产生使用冲突。在这种情形下,儿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对公共空间使用率往往不高。同时,公共活动场地内的器械设施等多按照成年人标准设置,并不适宜儿童直接使用。 

  “广州市儿童公园整体的设计是挺好的,它的设施比较完善,很多细小的地方能够体现儿童友好这个概念,例如公园里的标识都是在一米以下的,我们大人要弯下身来看这些标识,步道上的鹅卵石的距离刚好是小孩子的步距,座椅刚好可以容纳两个小孩子。在这些细微之处,广州市儿童公园做得很好。我们也去了其他的地方调研,发现一些儿童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还有待完善。比如一些大型游乐场的儿童活动空间的自然化元素较少,缺乏自然体验。缺少系统化的林荫地设计,导致炎热天气下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进一步压缩。”他认为,市内的部分儿童活动空间环境设计还存在单一化、模式化问题,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这会导致空间闲置。

  主持人:您认为广州应如何加快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呢?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 

  “现在小朋友放学回家以后,他们身边其实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我们成年人在休息时间可以和朋友吃饭、逛街、健身、看电影等,但是儿童却不能像我们这样做这么多事情。我们忽略了儿童的需求,他们在出门后找不到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活动空间和载体。所以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在决策方面,在公共空间打造方面,包括广州城市更新和微改造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需求,给他们多一点活动空间。” 

  我认为城市的记忆包括我们的小伙伴,还有城市的文化和美食等。小时候成长的城市记忆让我对这座城市有归属感。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发展应该为儿童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政策的制定者、参与者需要俯下身子,以‘一米高度’来帮助儿童来实现他们的梦想,让我们的儿童在这座城市感受到满满的暖意。”胡国胜表示。 

  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昶文: 

  “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我们要考虑各片区儿童人口分布及新生人口增长情况,将儿童设施及活动空间供给与使用需求精准匹配。在‘一米高度看城市’共识基础上,倡导‘一尺步幅测度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构建市域、街区、社区三级儿童友好生活圈,重点加强儿童步行5分钟可达的社区儿童友好生活圈建设。同时,完善社区儿童公园、口袋公园等中小尺度儿童游憩场地及配套设施,方便儿童就近使用。”蔡昶文认为,提高供需适配程度能够优化儿童好设施布局。 

  另外,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外,他建议广州积极吸纳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在组织协调方面,建议形成‘横纵结合’的组织构架:横向上,各主要参与部门强化配合,并提升与社会团体的耦合程度,确保方向一致形成合力;纵向上,搭建起市级-区级-街道的工作实施体系,加强各层级各区域各部门统筹协调,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在市域范围内的连续性。” 

  “儿童作为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服务主体,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接纳、体现儿童对城市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赋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利。我们可以组织成立‘儿童议事团’,开展常态化会议,邀请儿童以主人翁的心态直接参与有关工作与活动的讨论和决策过程,或者举办各类儿童主题活动,征集儿童优秀提案,他们的城市他们自己说了算,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蔡昶文表示。

  《政协委员话民生》 

  每月双周 周一下午17:00-18:00 

  在FM96.2广州新闻资讯广播播出 

  敬请收听!

  全媒体记者:卢智杰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