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传真

《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广州如何建立社会监护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呢?

日期:2023-05-19     

  日前,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欧阳智鸿,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钟鑫琪,广州市荔湾区和谐社会监护服务中心理事长蔡盛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围绕养老服务的话题,一起探讨广州应如何建立社会监护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点击音频,听详情↑↑↑)

  左起依次为荔湾区政协委员钟鑫琪、市政协常委欧阳智鸿、主持人林海婷、律师蔡盛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达213.06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7.82%,达146.03万人。随着老年人日益增多,养老需求不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社会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伴随着高龄化、少子化与空巢化等问题,老年人在接受医疗救治时无人确认签字、选择养老院时因无监护人签字无法入住、失能失智的情况下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等与监护相关的问题屡见不鲜。针对老年人的监护问题,广州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监护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养老服务的呢?

  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欧阳智鸿: 

  “我原来从事通信行业。在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的时候,我关注到了居家养老的问题。另外,我的亲身经历也让我越来越关注这个领域。我的母亲已经90岁了,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照顾我妈妈的十年里,我真切地看到了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这里面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的点很多,比如在社会监护方面,什么时间启动监护、如何履行监护职责等。” 

  作为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欧阳智鸿认为,协会平台能够有效地协助政府、企业、老百姓关注养老问题,解决现存的一些养老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老年人的监护问题是我们目前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养老人才的培养。养老人才把包括老年人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我们协会目前有老年人护理员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相关专业的培训资质。今年,我们还会考虑将老年人营养师纳入其中。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照护、营养、陪护等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钟鑫琪: 

  “我在读书时期一直研究儿科领域,研究对象从儿童变成老年人,与我的自身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我在国外留学回来以后,发现父母的衰老是很明显的。在生活中,我们存在一种惯性思维。我们会认为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患有一些慢性病是很自然的。有一次,我的父亲走丢了,我才发现他已经患有中重度的老年痴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我虽然可以给他提供比较好的医疗救治,但是我对父亲的照护还是缺失的。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寻找养老院。” 

  “在走访养老院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在荔湾区养老存在困难。比如,我找一家能够照顾患有老年痴呆老人的养老院还是很困难的。这时,我带领着我的本科生,开始以课题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我们对荔湾区整体的养老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荔湾区的老龄化已经达到30.27%。荔湾区现有养老机构56家,床位7751张,能满足辖区内的养老照护需求,但2022年入住率仅为35.1%;养老机构床位规模差异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床位数500张以上的3家,少于于50张的24家,四星级及以上只有5家,占比不到10%。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院的医疗救助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导致我的父亲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入住合适的养老机构。”

  广州市荔湾区和谐社会监护服务中心理事长蔡盛: 

  “从2015年开始,我开始围绕养老法律相关的服务做钻研。刚接触养老法律服务的时候,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老年人继承和遗嘱。2020年,一位失独老人找我咨询,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他委托我在他重病时帮他做一些重大决定,包括他的财产管理、重大医疗的决定。” 

  “我当时在思考,在这些情况下,我以专业人士的身份给他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我觉得还是不足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目前,社会上很少有专注于老年人监护领域的专业机构。” 

  “《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2021年年底,我们成立了广东省首家专门做社会监护的机构——和谐社会监护服务中心。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上述提到的老年人监护问题,还包括一些社会教育工作。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样的服务形态,看到这样的创新养老服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居家养老做一些配套的制度创新和填补服务体系的空白。”

  主持人:您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欧阳智鸿: 

  “我们的日常工作比较关注居家老人,那么居家老人的监护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重大医疗的决定、财产分配、后事处理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考虑。现行的养老服务清单已提出国家监护,适用对象为60周岁及以上、被认定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监护人的老年人,也规定了民政部门或具备监护条件的村、居委会担任监护人,但是这样的监护偏重于事后救济,担任监护人的主体与权责规定不明确,容易造成推诿,使老人处于事实监护缺失。另外,在实践操作中,监护启动时间、如何履行监护职责往往会受到人手、时空间、专业性等方面的限制。” 

  “根据《民法典》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在意识清醒时可以依据意思自治原则,指定个人或组织作为自己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能力时的监护人,其效力大于法定监护,所以通过意定监护,老人可以自主选择信赖的人作为监护人,并通过协议约定监护人对监护权取得的条件、要履行的监护事项以及接受监护监督等,以达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然而,自然人不管是作为法定或意定(指定)监护人,都会存在不愿意担任、互相推诿的情况,也会面临人身意外、道德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处于无人监护的老人尤其是失独、空巢、孤寡老人在出现失能失智的时候陷入困境,甚至发生危险,因此,建立社会监护及相关监护监督制度,充分鼓励与支持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填补现有养老服务体系监护制度的缺失是必要且重要的。”

  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钟鑫琪: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养老未能发挥最大作用。荔湾区现已建成120个,社区覆盖率为66%。广州市要求2023年每个社区要建设1个颐康服务站,区内部分面积较小的街区无法完成目标。此外,由于未建立价格动态调节机制,导致惠民配餐质量不高,日常享受配餐服务的老人约5000人,占比仅为2%。” 

  “我们还发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荔湾区已完成适老化改造400余名、家庭养老建床2212张,但由于适老化改造主要面向部分特殊老人,已建床的困难老人需自费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设施改造未达成共识。在医疗服务方面,部分颐康中心专业人才队伍、应急救治能力不足,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医养康结合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广州应该如何建立社会监护制度呢?

  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欧阳智鸿: 

  “首先,我们要系统规划,完善四级(市-区-街-社/居)服务体系。”欧阳智鸿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在现行养老服务清单权益维护类别“国家监护”项下,新增“社会监护”,制定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保障标准与服务要求,同时明确各级民政、街道居委对应社会监护管理的职能科室,探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他建议广州开展社会监护试点工作,参考老龄化,失独、空巢、孤寡老人占比等指标开展试点工作,对老年人监护需求进行调研,确定重点人员,委托社会监护机构提供监护相关咨询与服务,建立街道、居委、社工站的联席工作与监护备案机制,将监护服务纳入基层养老服务体系。 

  “有关部门与专家可以论证监护及监护监督相关政策或指引性文件,明确职责边界与监督机制,同时支持与推进建立监护服务行业标准。另外,我们可以鼓励与支持养老服务类协会及组织整合资源,依托银发科技,新增纳入监护服务版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钟鑫琪: 

  “荔湾区可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保障新模式,优先满足辖区居民和本地生产经营单位职工的养老服务需求。我们可以在荔湾区南北片各选定1-2个街道试点,探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深度融合、互相补充的模式和途径,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对现有养老机构,我们要分门别类加强管理,从建设规模、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维度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归类。对运营发展较好的机构,我们要支持其发展,对运营欠佳、空置率高的机构,我们要帮助它们提升改造。” 

  “荔湾区的颐康中心、羊城家政服务站、社工服务站等各类为老服务的机构及人力资源,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我们要合理规划设置颐康服务站,支持适度的市场化经营,鼓励承办机构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此外,我们要深化颐康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力度,增强颐康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全媒体记者:卢智杰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