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用好广州红色教育基地资源,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日期:2024-08-23
日前,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越秀区政协委员、署前路小学校长谢少媚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广州红色教育基地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点击音频,听详情↑↑↑)
(左起依次为越秀区政协委员谢少媚、主持人林海婷、广州市政协委员胡国胜)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加强内容建设,丰富展览展示方式,打造精品陈列,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参观学习提供便利服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宣传展示、体验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修缮保护、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广大市民及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这座英雄城有不少的红色教育基地,比如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黄花岗公园等,组成了广州城里闪亮的色彩。目前,全市的红色教育基地的分布情况如何呢?这些基地的利用程度高不高呢?如何充分利用市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您去过哪些红色教育基地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胡国胜:
“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原新港西路的老校长带着我们年青教师和一班小学生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扫墓。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广州市的红色教育基地。”胡国胜表示,他带着学生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公园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园内展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的手书碑刻。师生们在园内一边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一边实地感受这里的历史印记。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的教育全过程,包括历史、政治、语文等课程。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渗透着非常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而且现在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了。老师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来讲解,还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来上课。”胡国胜表示。
越秀区政协委员谢少媚: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在东风东路小学上学,学校距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很近。在清明节的时候,我们会跟着老师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缅怀英烈。每位同学都会做一朵小白花,全校师生一起做一个大花圈。我们会一起将它们带到墓园。”谢少媚表示,现场非常庄严,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英烈。她对这次的经历印象非常深刻。
“现在朋友来广州玩,我会带他们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我看着这个纪念馆建起来,周围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漂亮。现在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可以很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在节假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讲解员,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看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中共三大的历史,我觉得很感慨,我看到了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她说。
主持人:目前,广州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情况如何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胡国胜:
“广州的红色教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非常多的。据我了解,广州红色教育资源有600多处,市级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99个,其中包括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广州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市民对于红色教育基地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的红色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胡国胜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广州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分散,只注重单个史迹的开发利用,缺乏“线”“面”的整体规划和开发。此外,红色史迹活化利用程度不高,缺少能够代表广州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品牌。
另外,市内部分红色教育场馆活动内容单一,展示内容在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史料还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爱国主义教育对受众群体覆盖面还需增强。红色教育场馆展出形式缺乏创新,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主要依靠讲解员讲解、参观展览等形式进行教育。他认为,单一的教育形式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部分红色教育基地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了软件环境的优化。一些基地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仍有待提升。例如,虽然有的教育基地开始尝试通过增进馆校之间的交流,强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但活动的形式和内涵也有待进挖掘和提升。
主持人:您有什么建议呢?
越秀区政协委员谢少媚:
“作为广州市红色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越秀区集聚着31处红色革命遗址和124处红色旅游点。这一处处红色史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据我所知,近年来越秀区通过开展红色研学季,不断探索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有效载体,持续提升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水平,擦亮越秀区红色文化品牌。”谢少媚表示, 每年暑假,在越秀区各大红色场馆里,她总能见到前来参观的大小朋友身影,他们边走边学,沉浸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今年暑假,越秀区红色研学季,发布了“五条红道”红色精品研学路线2.0,串联起区内多个红色场馆。同时,越秀区内各大红色场馆的活动形式丰富,不再像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主要依靠讲解员讲解的形式,更多的是通过让参观者亲身探究去了解红色历史,形成针对党员、团员青年、少先队员不同群体的对象划分众化活动体系,打造了“越秀先锋行”“行走的红色党课”以及“学访讲唱画五大系列红色立体研学模式”。
“我觉得这个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市,我们可以制作广州市的红色打卡地图,告诉大家广州有哪些红色资源,让他们自己选择去哪里参观。”她表示。
广州市政协委员胡国胜:
“广州红色教育基地应在传承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将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比如在农讲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场馆设置定期互动展览,丰富参观者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他还提出,广州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广州市的旅游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推动广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广州还可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我们还可以挖掘多元化渠道,创新红色教育的活动形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直播、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拓宽红色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结合重要纪念日、节日等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在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展览、讲座、主题活动,如红色故事讲座、红色电影展播、红色歌曲演唱会等,吸引市民及游客参与,增加爱国主义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他表示。
记者 卢智杰
来源: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