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提案”动态信息

“百姓提案”缘起 花语书香满城——花都区政协以“百姓提案”催生全民阅读新生态

日期:2025-06-09     

  在花都湖畔的“花语书房”,稚嫩的读书声与湖光相映成趣。这座由政协提案催生的阅读空间,见证了区政协以“百姓提案”撬动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2024年,区政协共征集“百姓提案”线索103条,转化形成“百姓提案”37件,立案34件。其中,《深化馆校合作,助力我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提案》犹如一粒金种子,在政协督办和社会共建中破土成林,首创“公共馆+学校+社区”阅读模式,为花都广大民众铺就“书香之路”。 

  图1:花都区花山镇新和小学学生位于花都区图书馆花山镇新和小学分馆阅读,花都区图书馆拍摄 

  一、‌听民声,金点子破茧成案‌ 

  热心群众基于花都区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深刻认识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通过线上渠道向花都区政协发出“打破馆校资源壁垒,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的呼声。这个带着墨香的“金点子”迅速引发政协委员共鸣,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交流探讨,最终打磨出《深化馆校合作,助力我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提案》。这份承载民智的提案聚焦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不仅符合花都区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能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被列为花都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主席挂案常委议政案重点提案,并获得“花都区政协优秀提案”和“优秀百姓提案”称号。 

  图2:花都湖“花语书房”自助图书馆外景,花都区融媒体中心拍摄 

  二、‌聚合力,提案办理见实效‌ 

  区政协紧紧围绕提案组织开展视察活动,区政协主要领导带领视察组一行实地走访新和小学图书室,为花都湖“花语书房”揭牌,并围绕深化馆校合作召开座谈会,进行协商议政。大家表示,要持续推进“馆校合作”,扩大辐射面,创造花都“馆校合作”特色品牌;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进一步推广校园分馆、服务网点、校园智慧图书馆等建馆模式,实现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阅读活动等与学校共建共享。 

  区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投入近400万元,共同打造高品质阅读空间,实现跨馆、跨校、跨社区通借通还服务。区政协和政协委员共支持130万元,建成开放18所“馆校合作”模式的校园书房。区图书馆以“分馆+服务点”“校园+社区”、流动书车的模式,逐步将全区中小学校图书馆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慈善会等部门发起募捐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区教育局不断深化“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全面推动花都区中小学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区委宣传部每年组织开展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自查、调研活动,指导和鼓励农家书屋与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共建共享。 

  提案办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广泛发动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2024年“馆校合作”募捐项目,共筹集88万元投入到“馆校合作”建设中。同时,建立常态化“协商于民”平台,推动提案办理协商向基层延伸,邀请界别群众、社区居民等广泛参与到提案办理的各项视察、调研、协商座谈中,使提案办理成为党和政府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的过程。

  图3:花都湖“花语书房”自助图书馆内景,花都区融媒体中心拍摄 

  三、‌结硕果,书香满城树标杆 

  区“馆校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成效显著,推广的“一馆双门”服务模式,使得学生和周边居民都能享受到分馆优质的图书资源,真正打通了图书借阅“最后一公里”。截至2024年12月,区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馆校合作”中小学校共74所,其中有图书馆分馆及服务点63间,流动图书服务点11间,“一馆双门”模式7所,外借少儿图书170万册次,惠及周边居民和学生70多万人。少儿阅读服务效能连续9年稳居广州市区级图书馆首位,位居全省前列。新华街三华小学“立贤书院”更是开创了“村馆校”合作共建发展新路径,入选广东省“新成就·新经验·新未来”图书馆成果优秀案例,被授予“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并登上《人民日报》。  

  从校园书屋到湖畔书房,花都区用实践诠释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智慧,这场以政协“百姓提案”为起点的阅读革命,不仅重塑着城市文化基因,更在岭南大地书写着新时代的“劝学篇”,为新时代全民阅读事业树立了“花都样板”,以文化软实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花都区政协 余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