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规范引领“露营潮”,共建露营新风尚
日期:2023-09-26
《有事好商量》2023年第四期聚焦探寻“露营热”的规范发展之策
规范引领“露营潮”,共建露营新风尚
在大众旅游和休闲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露营旅游从小众高端走向大众生活方式。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露营经济却伴随着一些问题如生态环境的压力等,亟待解决。
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露营产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交了9份提案。面对当前露营经济调整期,广州如何抓住机遇,将露营行业与其他旅游业态更好地融合,为公园城市建设服务?为寻找答案,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结合处理百姓提案进行调研,并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林业和园林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协商,探寻“露营热”的规范发展之策。
加强服务管理,提升露营体验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从化的露营基地,环境很好,体验也很不错。但因为它太远,去一趟路程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现在周末我更想在市中心找一个可以露营的公园。”市政协委员刘根生说。当被提及广州市区的公园和绿地如珠江公园、二沙岛,是否能满足市民的露营需求时,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表示,这些地方有时“一地难求”,同时配套设施有限,如停车位、公共卫生间等问题,可能影响露营体验。
黄埔区知识城农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旋表示,黄埔区积极推动辖内露营旅游的健康发展。“当前,我们的露营地点涵盖农业公园、森林公园、市政公园、民宿以及乡村旅游点等多个种类,既有开放式的露营地,也有商业性的专业露营地,其中萝岗香雪公园、长岭现代农业公园、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等露营地具有代表性。”
面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燕表示,正在努力扩展城市公园绿地的开放空间,并推动公园草坪开放活动的推出。“自2022年元旦起广州开放首批24块公园绿地草坪,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112块,满足市民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马燕表示,未来将逐步在郊区创造更大的空间,适宜开展各种活动。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指出,鼓励城市公园优化空闲地、草坪区或林下空间,供市民休闲活动和露营使用。“今年五一,我们联手市林业园林局发布《2023广州露营地图》,其中包括23处旅游景区露营地和73个公园帐篷露营点,这些露营场所还在不断增加,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优化配套设施,提升环保意识
“露营体验如何提升,配套服务至关重要。”市政协委员刘景萍分享了她的露营经验,“我之前去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露营地,人流量较大,但那里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大家必须排长队等候,同时由于人多导致垃圾乱丢,有损景色。”
同样,市政协委员刘朝华从提案调研中也发现类似的问题,露营地的公共洗手间、停车设施、垃圾桶和接水用水设备等配套设施不足,影响露营体验。他特别强调了这些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为了保护环境,露营地的配套设施十分重要。”
马燕表示,市林业和园林局考虑,人流量增大的前提下,增设临时垃圾桶并增强保洁力量和清理次数,保持环境卫生;安保力量也得到加强,以维持秩序。此外,引入可移动售货车和自动售货机等设施,提供饮料和蛋糕等轻型餐饮服务,满足游客需求。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谢亮表示,从2018年至今,全市共新建246座公园和景区的公共厕所,目前,全市公园和景区内公共厕所已达1054个。到今年年底还将有21座位于公共绿地的公共厕所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将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做好露营地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二是加强露营地公共厕所的配置;三是规范露营地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露营体验。
倡导“无痕露营”,弘扬文明新风尚
谭国戬指出,露营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广州市内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园如华南国家植物园、大学城中心湖公园、二沙岛艺术公园等,已成为露营热门场地。这些公园作为公共资源,本身负有城市生态功能。然而,露营旅游业的无序发展破坏了环境,且违背了公园建设的初衷,导致公共资源的占用。” 刘景萍也指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乱丢垃圾、乱停车辆,甚至明火烧烤。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为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市近年来修订了《广州市公园条例》《广州市绿化条例》和《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对公园和公共绿地的管理单位进行规范,明确要求他们发挥自身职责,维护公共环境秩序。对于不文明现象的管理,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广州市城市公园开放草坪的管理指引》于2022年8月31日正式印发实施,要求公园管理部门增强帐篷服务和管理,提高安全管理和清洁力度,并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同时,在公园的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地方进行文明游览、无痕露营的宣传,增强正面宣传力度,传达保护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和规范文明行为的观念。此外,建立了广州首个共享草坪“志愿护绿驿站”,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民志愿服务的同时,引导公众爱绿护绿、无痕露营和文明露营,逐步减少不文明现象,从而营造文明游览的氛围。
推动产业交融,打造“露营+”新业态
“露营热”的兴起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多位委员对如何规范化管理露营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刘朝华指出,当前广州的露营产业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多数露营导向的产品设计、主题经营和景观塑造大同小异,缺少特色;二是由于露营市场未成熟,相关产业尚未形成合力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和形成产业集群,对消费市场和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他提出,需要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特色与差异化,以满足不同需求水平的体验者。
刘根生表示,应该建立露营分类分级管理体系,保证露营企业的合规性,并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规范露营地的卫生保洁、安全设施、医疗服务等配套服务。应加强行业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打造露营品牌,通过部门、行业与消费者共同努力,让露营者获得高质量的露营体验,实现户外空间养护与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谭国戬指出,露营产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优质服务的提供和个性化服务的创新。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形成行业协会。
对于委员们的建议,陈泽华表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积极推动露营产业发展并提出三个方向:搭建行业平台,鼓励及支持建立露营旅游休闲分会或协会,聘请露营资深玩家和达人提供专业建议;加强行业标准引领,制定并执行广州露营旅游休闲标准和配套措施,持续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优化产品品质,打造优秀露营地品牌;提供资金扶持,增设经营性营地扶持项目,为符合条件的经营性营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文: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通讯员 李健
来源:信息时报2023年9月26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