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提案”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报》:让帐篷下的“诗和远方”走得更远

日期:2023-10-30     

  编者按:10月30日,人民政协报发表了文章《让帐篷下的“诗和远方”走得更远》。现转载文章内容,以飨读者。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露营营地建设纳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到户外体验自然之美和露营之乐。随着热度越来越高,露营经济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而如何让网红变长红,让露营与其他旅游业态更好地融合发展,也成为各地政府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新业态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在露营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广东省,政协委员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人地矛盾等问题不断显现。今年年初,在广州市“两会”上,涉及规范露营产业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提案就有9件。 

  为集中协商这些问题,不久前,广州市政协特意把今年第四期“有事好商量”的现场搬到了广州市黄埔区的一个露营点。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围绕“规范引领露营潮,共建露营新风尚”议题协商的同时,也体验了一把露营的快乐与烦恼。 

  通过体验,大家发现了洗手间不足、停车不方便、垃圾桶少、没有接水用水设施等问题,而这也正是露营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 

  “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后,公园管理部门在开放区域附近都相应增设了临时垃圾桶,加强保洁人手和垃圾清理的频率。同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引入可移动式售货车、自助售卖机等为游客提供饮料、蛋糕等轻餐饮服务。”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燕说。 

  “那是否可以根据历史客流情况进行规划,适当增设必要设施,如移动厕所、洗手池(投币冲凉房)、分类垃圾投放点以及消防设备等呢?”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根生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另外,委员们还提到,绿地开放共享提升了市民幸福感,是城市建设文明进步之举,但也带来了后期管护压力。其中,营地垃圾的清理、装运、处理就是各大营地最头痛和难以处理的问题。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认为,应在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的基础上,对市民游客的露营行为进行规范指引;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督巡查过程中,要及时对不文明行为予以劝导,让大家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朝华则指出,除了通过依法监管形成良好秩序,也应加强文明露营宣传和消费者服务引导。可以拍些有示范性甚至警示性的短视频放在新媒体平台,明确告诉大家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能做,使大家在文明、绿色、安全露营习惯中涵养城市文化。

  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

  露营经济撑起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想象,未来如何更好、更长远、更高质量地发展,也是政协委员和专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要优化露营产品供给;当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再次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支持经营性营地项目建设,用好相关政策,根据需求,在符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公共营地,提升公共营地建设水平及服务品质。 

  对此,刘根生认为,应由政府与行业建立露营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对露营地卫生保洁、安全设施、医疗等配套服务进行规范,分类设置最低准入门槛。同时,要加快露营行业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露营商家的主体责任意识,规范露营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增强行业自律。 

  “当下,多数露营产品在设计、主题经营和景观塑造上有些大同小异,特性不明显。露营相关产业尚未形成合力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集群。”说起由露营热带动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刘朝华认为,只有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特色与差异化,让不同需求层次的体验者都能各得其所,才能避免露营热“来去匆匆”。 

  “我建议加快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露营产业链建设,以‘露营+’促进传统旅游产业和新兴业态的融合。”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景萍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特色露营地,积极运用市场手段以露营+农产品节庆、创意市集、独立音乐节、影视节、国潮服装秀、沙滩体育活动等。

  文:人民政协网记者 吕金平 靳燕 林仪 揭春雁 奚冬琪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10月30日第05版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