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政协

寄寓艺术情怀 见证天河发展

寄寓艺术情怀 见证天河发展

日期:2008-01-14     

  天河,广州市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南中国经济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悠久的人文历史与时尚的都市文化交相辉映;澎湃的创业激情与和谐的社区文化水乳交融;高耸的摩天大楼与无边的绿荫草地相得益彰;繁忙的人流车流物流在云山珠水间构成南中国一幅生动的现代“清明上河图”。在天河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天河人的共同追求;共建共享和谐天河、平安天河、富强天河,是每一个天河人的共同责任;感受天河、描绘天河、赞美天河是每一个天河人的由衷情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文化优区战略,推进和谐天河建设,区政协联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天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天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润物无声――天河人文景观艺术作品展”。近日,区政协主席杨南聪带领采风组举行“走进天河――广东省书画名家采风活动”,拉开了活动帷幕。区政协副主席吴兰桂、秘书长王旭光和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宋晓岗参加了活动。

  徜徉历史古迹 缅怀天河之先

  行程之始,采风组来到毛泽东视察棠下纪念馆。这是由天河区文化局和棠下村联合整修的“毛主席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馆内除按当年视察时的原貌布置外还增加了四十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并配以图片说明以及各物件的解说。
   随后,采风组走访了珠村的七夕文化长廊、珠村小学、乞巧文化展览馆、北帝庙、潘文治故居、以良潘公祠等地,并沿途见识到珠村的民居、祠堂、私塾、水浸社、三间铺头,还与珠村的乞巧艺人交流,在实实在在的村落中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在参观潘文治故居的旧洋楼时大家都对陈旧的建筑为何不加以翻新提出疑问,区政协特约委员潘剑明解释道,这是先人故居,尽管破旧但其历史意义却非同寻常,作为其后代,他们有义务保留这些建筑,即使翻新也得在保留原迹的基础上进行,字里行间句句体现了珠村人对先人的崇敬。杨南聪主席也表示,一定要对这些有价值的历史遗物加以维护,为天河的发展做好见证。
  珠村,这是个有着70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茂密的荔枝林、流淌不息的山泉水、充满灵气的大榕树庇佑着世代勤劳朴实的村民,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性情。闻名的乞巧节展示出巧女们精湛别致的心灵手巧,欢腾的龙舟节则显示着男丁们齐心协力竞渡的风范,能把粤曲唱得婉转悠扬,能把狮子舞得风生水起,这就是地道的珠村人。
  如果说珠村是天河历史传承地,那么刘氏家庙则是另一处记录着历史名人光辉历程的地方。坐南朝北的家庙为前后两进,属于岭南风格的青砖建筑,这里是民族英雄刘永福纪念馆,藏有文物180多件,刘永福生平事迹图片、书信奏折、诗文等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还有从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征集回来的光绪皇帝的御批复制品以及刘永福亲笔书写的“虎”字书法等等。在参观刘氏家庙期间,区政协委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江还亲笔展示书法功力,写下张之洞评价刘永福“为数千年中华吐气的义勇奇男子”的题词。

  游览科技产园 感叹天河发展

  下午,采风组进入隶属天河科技园的高塘工业区参观。在园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摄影家们兴致高昂,“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把高塘工业区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等待着为发展后的新基地做个见证。的确,这里是远离繁华都市的一片净土,却正孕育着更多具有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这里有中国移动南方研发基地,有亚太信息引擎,有IT国际商务中心,有IT交流中心网游动漫大楼,在高新科技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天河科技园里又一抹亮丽的风景,为天河的发展增添更多基础实力,也为打造文化优区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吴兰桂副主席指出,我区科技实力很强,众多的高新企业、科技人才丰厚了科技文化底蕴,要推动科技、文化、艺术协调发展。

  乘着凤凰登高 眺望魅力天河

  在行程的最后一站,采风组来到位于龙洞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作为龙洞旅游风景区的新亮点,这里在开发的同时仍保持着清新的山野味道,在将近一天的采风后,来到这里爬爬山便将疲惫一扫而光,扑面而来的是新鲜的空气,青草的味道,以及纯天然的自然景观。难怪著名文学家有言“奔舟我喜寻诗乐,游泳人争入水先。畜牧场中黄犊壮,凤凰山上白云悬。风来松岭千嶂绿,雨落平湖万点圆。龙洞茶园新种就,惜无岛屿足盘旋。”足以证明龙洞旅游风景区的魅力所在,当然,这同时也是天河自然景观的魅力所在。采风组的各位书画家更是不惜疲劳,在登山的过程中尽情享受山水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将整个采风行程的最后一个风景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等着为“润物无声――天河人文景观艺术作品展”做好准备,也在此感受到繁荣天河的幽雅魅力。
  在一整天紧密的行程中,艺术家们通过各自的独特视角,从不同景观中体验天河的历史与现实,从花木景物、笔墨砚宝、瞬间影像中见证天河的发展。同时,所到之处,领导、政协委员和艺术家们也都满怀感慨。纷纷表示,在天河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历史遗迹与文物势在必行。对新兴的科技产业区以及天然景区的开发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使天河悠久的人文历史与时尚的都市文化协调发展,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天河更加精彩的未来。(张庆玲)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