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张广宁张桂芳林元和等出席刘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张广宁张桂芳林元和等出席刘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日期:2011-08-16     

  

 
  8月16日下午,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刘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旋,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主任、萝岗区委书记凌伟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市委常委、广州警备区司令员颜小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红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武,副市长许瑞生,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李勤德、王东,广州军区原政治部副主任杨英凯少将,市政协秘书长李维杰,陈开枝、朱振中等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出席遗体告别仪式并向刘平同志亲属表示慰问。因公务不能赶到告别仪式现场的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也特地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并向刘平同志亲属表示慰问。
   刘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5时40分在广州逝世,终年59岁。据家属说,6月19日,在病重入院后,刘平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小女儿好好复习准备考试,此后便陷入长达一个月的昏迷。直至辞世前一个星期,她身体几乎无法动弹,也不能言语。同事告诉她工作已安排好,如果听到请动一下,她身体果然动了。这就是她留给家人和同事的最后印象。
   昨日,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庄严肃穆。高悬的挽联上写着“清正廉洁一心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忘我奉公死而后已”、“天妒英才八月悲风摇荔影,人怀女杰千行热泪洒鹅潭”。刘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礼堂两侧摆满了广州市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亲朋好友敬献的花篮和花圈。
   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张广宁会见了刘平的家属。他说:“我跟刘平共事多年,对她十分熟悉,她是一位难得的好干部,是广州市妇女干部中的佼佼者。”他还嘱咐刘平家属好好保重身体。在刘平生病住院期间和去世后,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曾五六次到医院和刘平家里探望。
   下午3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告别仪式由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主持。追悼会现场一派肃穆,哀乐鸣响,礼堂内部摆满了黄白两色菊花。刘平安详地躺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前来送别的人们神情肃穆地排成长队,缓步走到刘平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鞠躬送别刘平同志。许多市民闻讯而来,表示希望亲自送刘平同志最后一程。一批批吊唁者环绕一周,不少人泣不成声,仪式直到下午4时才结束。
   在告别仪式现场,一些挽联上写着“荔湾街坊敬挽”的花圈特别引人注目。刘平于2001年6月到荔湾区任职,任荔湾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理区长;后相继任区长、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此期间,她致力发展荔湾特色旅游文化,努力推动荔湾老城区改造和街道建设,学习香港引入社工服务等,令逢源等社区远近闻名。
   佛山代市长刘悦伦也专程前来为刘平送行。他曾于2009年接替刘平担任荔湾区区委书记一职。他说,我在荔湾工作的时间较短,但是深感刘平同志在任时对荔湾所做的贡献,她对荔湾人民鞠躬尽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刘悦伦说,在交接工作时,刘平曾找他深谈了几次。特别是对于荔湾的优势、劣势、发展的布局,荔湾一些重大的项目怎么去做,怎么去搞,都给他提了很好的建议。刘悦伦表示,他后来很多的设想,包括打“文化牌”,发掘荔湾岭南文化的底蕴,做陈家祠、荔枝湾、沙面,以及治水等等,刘平都做好了布局,并提了很好的建议。“尤其是早期她搞的几个大的项目,像烟厂、医药港,塑胶所二期,这些都是她做好了布局,我们在她的基础上推进的,她对荔湾的贡献是很大的。”
 
刘平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广东省第八、九、十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第五、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刘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5时40分在广州逝世,终年59岁。
   刘平同志1952年10月出生,河北蠡县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市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市旅游服务局副局长,1996年4月后任市旅游局局长,2001年6月后任荔湾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理区长,2002年3月后任荔湾区委副书记、区长,2006年9月后任荔湾区委书记,2007年4月后任荔湾区委书记兼荔湾区人民武装部第一书记、荔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2月后任第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刘平同志16岁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在白云山农场锻炼,她工作认真踏实,刻苦耐劳,深受群众称赞,在全队的举荐下,1972年8月进入广州市汽车公司成为一名女出租车司机。她坚持勤奋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认真钻研,从一个普通司机历经车队组长、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刘平同志敢于创新是其鲜明的领导风格,提出“安全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很快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并一直沿用至今,她大胆倡导的一些运行方式方法也得到国内同行的赞同。
   担任广州市旅游服务局局长后,刘平同志更是致力发展旅游文化,努力改善我市旅游环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进了景点建设,丰富了特色旅游,广州旅游城市整体形象有了较大改观,并在全国首创了旅游花车巡游和广州国际美食节,以高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使我市成为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在主政荔湾区期间,刘平同志工作思路清晰,结合荔湾资源优势和产业、区位特点,确立了长远发展新思路,制定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优质发展第一产业的战略,提出了打造白鹅潭经济圈、以十三行商圈为核心的现代商旅文化区、东沙工贸基地、龙溪物流园区、大坦沙商务休闲区“五大板块”新格局。刘平同志致力发展荔湾区特色旅游文化,将上下九和陈家祠打造成了广州的特色品牌,她努力推动荔湾老城区改造和街道建设,学习香港引入社工服务等,令到逢源等社区远近闻名,中央领导也多次莅临参观。
   2009年2月,刘平同志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并任党组成员,分管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此时已距她查出胃癌术后两年。但她为了完成组织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服从工作安排、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开展调研,坚持与政协委员们深入现场、走访群众、做好第一手材料的收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由她主持的完善亚运会软环境建设、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等调研课题都取得很好实效,一些建议和意见转化为职能部门的实施措施。她一直乐观地面对病情,又积极锻炼身体,不顾身患重疾,坚持再多做点工作的愿望,为建设幸福广州尽心尽力、呕心沥血,直至今年6月病情加重入院。
   刘平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她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识大体,顾大局,勇挑重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她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平易近人,爱护干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拥护。她心系群众,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刘平同志的一生,是坚持奋斗的一生,是勇于开拓的一生,是勤政爱民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她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刘平同志永垂不朽!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