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广州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协商议政
广州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协商议政
日期:2011-09-14

9月14日,广州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并审议提案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和有关人事问题。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副主席平欣光、李勤德、苏志刚、潘胜燊、王东、简文豪,秘书长李维杰出席会议。平欣光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民政局、市建委、市交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局、市政府研究室等单位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邬毅敏通报了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介绍,今年初,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广州市工业生产出现了很大的困难。4月份,三大支柱产业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3.1%),拖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8%)。通过采取抓好工业生产、促进投资增长、扩大社会消费、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四个方面的措施,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5月起,工业生产止跌回升。1至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05.65亿元,增长10.3%。1至7月,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2.34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1至2月的负增长,逐步转正走高,增长2.2%。在社会消费方面,1至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2.93亿元,增长16.4%。在外经贸方面,外贸进出口基本保持平稳增长,1-7月,全市进出口总值650.61亿美元,增长11.9%,其中出口318.97亿美元,增长20%。
邬毅敏介绍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0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延续近五年来同期增长的平均水平。1至7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6.87亿元,增长20.8%,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邬毅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在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上实现“三个重大突破”,这是我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邬毅敏透露,将加快广东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将启动城市轨道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建设。在战略性发展平台方面,广州南站商务区将全面启动核心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邬毅敏介绍,着力巩固提升“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成果。今年前8个月仅出现3天轻微污染,优良率达98.77%,酸雨频率同比再降3.6个百分点。同时,投入3.9亿元用于中心城区内涝治理,重点整治29个易涝点和区域。加紧推进新增70公里公交专用道工作,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今年将有3000名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广州。
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7902元和8707元,分别增长11.7%和14.8%,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邬毅敏同时介绍了十件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目前,北部山区8个贫困镇206个贫困村对口帮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入读中等职业教育4600万元专项经费已经落实;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至2413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84元;新农合补助标准从年人均210元以上提高到230元以上;全市城镇和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67元和377元,孤儿养育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长者长寿保健金从7月起发放范围已经扩大到70周岁以上。今年约8.5万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落实建设用地,累计解决了70686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91.59%。其他各项民生实事也在抓紧落实,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兑现。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朱小蔚作《关于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专题议政报告。
据介绍,该报告抓住后亚运时代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把亚运形成的新理念、新创意、新模式融入调查研究中,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搞好赛事场馆开发利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医药分离改革、加强绿道网的建设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6条意见和建议。
其中,不少建议引人关注,比如建议申建南沙自由贸易园区,积极争取旅游购物免税制度;将每年的11月12日设立为“广州志愿者日”和“羊城社工节”,探索试行购物积分乘车抵免;考虑在专业市场周边路段试行开征交通拥堵费;“串联”整合先烈路史迹走廊;规划建设白云山展览馆;推广使用全民健身卡,考虑允许部分亚运赛事场馆开发冠名、经营广告等业务;适当提高急救医疗出车的收费标准,并将其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在公交地铁接驳处增设绿道服务点或驿站等。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马卫平受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红都同志的委托作有关人事安排的说明,提交会议审议。
李维杰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关于市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人事安排的说明,提交会议审议。
据介绍,新修订的《条例》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在框架结构方面,新增了“提案的督办”和“提案工作的表彰”两章,同时将“提案的办理”加以明确、细化。在制度做法方面,增加了市政协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提案审查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的内容,新增了界别提案也可在闭会期间提出的规定。同时,明确了网上提交提案、交办提案、反馈意见等制度,明确了“会议期间提案”与“闭会期间提案”的界定,并增加了提交提案后可以撤案的规定。此外,还增加了加强闭会期间提案工作、内容相近提案可以并案,以及涉及重要问题的提案可提请主席会议以建议案形式提出等内容。与此同时,在文字技术方面也作了一些修订。
下午,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台联、市政协有关专委会负责人进行了大会发言。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讨论了《关于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专题议政报告,审议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议了有关人事安排。 (李志洁)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民政局、市建委、市交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局、市政府研究室等单位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邬毅敏通报了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介绍,今年初,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广州市工业生产出现了很大的困难。4月份,三大支柱产业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3.1%),拖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8%)。通过采取抓好工业生产、促进投资增长、扩大社会消费、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四个方面的措施,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5月起,工业生产止跌回升。1至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05.65亿元,增长10.3%。1至7月,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2.34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1至2月的负增长,逐步转正走高,增长2.2%。在社会消费方面,1至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2.93亿元,增长16.4%。在外经贸方面,外贸进出口基本保持平稳增长,1-7月,全市进出口总值650.61亿美元,增长11.9%,其中出口318.97亿美元,增长20%。
邬毅敏介绍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0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延续近五年来同期增长的平均水平。1至7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6.87亿元,增长20.8%,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邬毅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在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上实现“三个重大突破”,这是我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邬毅敏透露,将加快广东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将启动城市轨道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建设。在战略性发展平台方面,广州南站商务区将全面启动核心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邬毅敏介绍,着力巩固提升“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成果。今年前8个月仅出现3天轻微污染,优良率达98.77%,酸雨频率同比再降3.6个百分点。同时,投入3.9亿元用于中心城区内涝治理,重点整治29个易涝点和区域。加紧推进新增70公里公交专用道工作,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今年将有3000名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广州。
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7902元和8707元,分别增长11.7%和14.8%,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邬毅敏同时介绍了十件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目前,北部山区8个贫困镇206个贫困村对口帮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入读中等职业教育4600万元专项经费已经落实;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至2413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84元;新农合补助标准从年人均210元以上提高到230元以上;全市城镇和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67元和377元,孤儿养育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长者长寿保健金从7月起发放范围已经扩大到70周岁以上。今年约8.5万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落实建设用地,累计解决了70686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91.59%。其他各项民生实事也在抓紧落实,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兑现。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朱小蔚作《关于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专题议政报告。
据介绍,该报告抓住后亚运时代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把亚运形成的新理念、新创意、新模式融入调查研究中,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搞好赛事场馆开发利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医药分离改革、加强绿道网的建设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6条意见和建议。
其中,不少建议引人关注,比如建议申建南沙自由贸易园区,积极争取旅游购物免税制度;将每年的11月12日设立为“广州志愿者日”和“羊城社工节”,探索试行购物积分乘车抵免;考虑在专业市场周边路段试行开征交通拥堵费;“串联”整合先烈路史迹走廊;规划建设白云山展览馆;推广使用全民健身卡,考虑允许部分亚运赛事场馆开发冠名、经营广告等业务;适当提高急救医疗出车的收费标准,并将其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在公交地铁接驳处增设绿道服务点或驿站等。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马卫平受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红都同志的委托作有关人事安排的说明,提交会议审议。
李维杰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关于市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人事安排的说明,提交会议审议。
据介绍,新修订的《条例》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在框架结构方面,新增了“提案的督办”和“提案工作的表彰”两章,同时将“提案的办理”加以明确、细化。在制度做法方面,增加了市政协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提案审查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的内容,新增了界别提案也可在闭会期间提出的规定。同时,明确了网上提交提案、交办提案、反馈意见等制度,明确了“会议期间提案”与“闭会期间提案”的界定,并增加了提交提案后可以撤案的规定。此外,还增加了加强闭会期间提案工作、内容相近提案可以并案,以及涉及重要问题的提案可提请主席会议以建议案形式提出等内容。与此同时,在文字技术方面也作了一些修订。
下午,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台联、市政协有关专委会负责人进行了大会发言。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讨论了《关于后亚运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专题议政报告,审议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议了有关人事安排。 (李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