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委与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战略·文化角色”学术圆桌会议
市政协经济委与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战略·文化角色”学术圆桌会议
日期:2015-12-23
会议现场
12月23日上午,由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战略·文化角色”学术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建设,为党委和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以提高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平欣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经济委余楚风主任、谢春潮、薛晓东副主任以及市社科联、市港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葛剑雄教授、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广州市港务局常敏局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刘锡涛副教授、市政协委员、广东钧年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广州市南沙区近洋集团陈学荣总裁在会上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和未来前景”、“国际化视野下如何构筑广州文化特色与个性”、“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以文化创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内容作了精彩的演讲。
广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平欣光作会议总结讲话
平欣光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广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软实力的提升比硬件建设更加困难、更为长远。国内文化界的名师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企业家进行交流如何提升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问题,对广州加强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建设大有作用。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自贸区政策实施和深度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及产业分工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国际航运中心也是广州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重要平台,是广州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强大的航运实力离不开先进的航运文化以及城市文化,更离不开城市群的产业和腹地经济。广州航运文化也应与广州的造船文化、广州的市场和国际贸易文化、广州的城市文化水乳交融、共生共荣。省委书记春华同志视察广州时强调,广州是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要把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充分体现在城市建设中,把岭南特色、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体现出来,真正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这为我们加强航运中心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市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枢纽交换功能、服务支助功能、发展带动功能,也要发挥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功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继续发扬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文化作用,一是要加强广州航运文化,包括造船文化、市场及贸易文化和城市文化,对这些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将这些文化遗址、历史串联起来,整体向世界推介;二是要将广州目前有较大优势的国际航运、造船、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的整体优势跨界关联,进行融合发展,更广泛的发挥它的整体作用;三是要开展航运文化研究和普及,传承和弘扬广州的名人、名地、名建筑、名吃、名校、名牌、名企和名产业等千年商都文化,提升广州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城市总体形象。(图、文:经济委办公室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