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王桂林——推动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日期:2023-11-13
编者按:11月10日,科技日报第05版刊登了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九三学社主委、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署名文章《广州:推动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现转载文章内容,以飨读者。
“2+2+N”科技创新平台是推动广州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转变的重要抓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科技局进行了“建强建实‘2+2+N’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的主题调研。
“2+2+N”科技创新平台是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以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实验室、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的战略科技力量。
目前,“2+2+N”科技创新平台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距离支撑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大多科技创新平台处于前期建设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实力还不强。二是有组织科研的机制有待完善,项目布局以单点技术突破为主,覆盖全产业链“面”的技术攻关项目布局较少。三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健全,科研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部分平台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精准。四是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尚未形成,科技创新平台孵化的技术、项目和企业较难吸引投资,创新成果产业化路径漫长。五是高层次科学家和科技领军型人才团队以柔性引进为主,全职科学家数量偏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广州市将坚持久久为功,从健全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化破局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和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育等多方面同向发力,建强建实科技创新平台,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新通道,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更大贡献。接下来,广州市科技局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健全长期稳定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落实广州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大科学计划的央地协调和支持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促进创新平台与企业的协同合作;构建“六个一”(一个技术领域、一批人才、一家机构、一个园区、一支基金、一批企业)模式,形成前沿科学、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相互结合与良性互动。
二是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化破局能力。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技术攻关平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化突破一批“卡脖子”问题,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支持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衔接,成体系、集群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加快推进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颠覆性技术重点项目落地转化提供支撑。
三是加速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打造集有组织的科研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战略性集成创新平台;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坚持“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建设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化项目落地转化提供支撑。
四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完善“创、投、贷、融”生态圈,发挥广州产业投资和创新投资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对接科技创新平台孵化企业,营造“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的创投氛围;在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密集区域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探索打造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业态。
五是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育。把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引才聚才的重要载体,着力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探索下放人才认定权限,释放用人主体引才活力;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坚持“破四唯”,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学家负责制。
来源:科技日报2023年11月10日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