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李贻伟:助力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日期:2025-05-21     

  编者按:5月21日,人民政协报第3版刊登了广州市政协主席李贻伟的署名文章《助力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提供坚实保障》。现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广州市政协把推进教育跨越发展作为助力城市再造新优势的破题之策,通过着眼民生建言献策、锚定未来前瞻思考、抓住根本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广聚合力“四轮驱动”扎实履职,为广州教育“出新出彩”尽政协之责、展政协之长、出政协之力。

  着眼民生建言献策,推动办好市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教育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希望,关系人民日常的幸福生活。当前,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上好学”、接受更好教育和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期盼更加强烈。人民政协为人民,聚焦教育议题深入协商议政责无旁贷,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不容辞。 

  广州市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助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市政协提出增加普通高中学位的意见建议,在推动出台《普通高中学位建设攻坚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基础上,市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相关重点提案,推动全市2024年新增学位10107个、2025年计划再增加1万个。提出加大幼儿园开设托班力度,推动全市开设托班约900个、提供托位约1.8万个,助力广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提出推动乡村地区少年儿童校外素养教育发展,让“柔软的群体”茁壮成长。

  锚定未来前瞻思考,推动厚植城市长远竞争力 

  教育是最值得付出耐心和等待的事业,在教育上抓到的机遇是最有价值的机遇,在教育上赢得的发展是最有潜力的发展。可以说,今天的教育质量决定城市未来的高度。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就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重大问题,不单要当好“智多星”,还要当好“瞭望哨”,登高望远、布局未来,厚植土壤、多播种子;要对标教育发展前沿,把每名政协委员的思想微光汇聚起来,让政协力量当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探照灯”。 

  广州市政协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以更宽广的视野和眼光思考和谋划教育发展,提出了一批引领性、突破性、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和创新举措。开展广州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调研协商,把广州教育置于时代趋势、世界坐标中全面对标找差距,前瞻识别广州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所处的梯队格局、分析未来10年广州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提出优化调整不同学段、分类配置不同区域教育资源,相关建议被纳入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规划。提出“2035年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建议,推动基础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大势的意见,推动全市超250所学校、5000个班级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助力广州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推动广州厚植长远的竞争力。

  抓住根本深化改革,推动再造广州教育新优势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提高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的根本之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政协组织必须以改革为动力,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创新,切实以教育改革新成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政协直面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议政建言,推动全市教育系统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力量,打造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内创新、对外开放的教育新格局。开展基础教育评估监测机制调研协商,深入研究揭示教育评估监测在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基础教育评估监测的广州模式。聚焦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教育热点,组织教育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校长教师代表及群众开展“沉浸式”协商,破解教育发展堵点。提出以集团化办学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建议,推动出台健全市域统筹体制机制、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等措施,为助推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多措并举广聚合力,推动形成全社会育人氛围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协商民主优势让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教育话题讨论,筑好教育同心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广州市政协向广大政协委员发出倡议,引导委员把思想引领和教育引导贯穿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全过程,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纾解“教育焦虑”,营造同心共助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用心打造教育类“百姓提案”,从群众的源头活水中汲取推动广州教育发展的智慧力量;在《广州政协》杂志开设“推进广州教育跨越发展”专栏,更好地宣传、展示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市政协全会期间聚焦教育议题进行大会发言,委员围绕教育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取得良好社会效应。持续通过“委员看教育”、重点提案“回头看”等方式,做好协商成果“后半篇文章”,将收集到的真知灼见转化为美好现实,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民政协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