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乡村游如何突破“千村一面”瓶颈?
日期:2022-06-28
乡村游如何突破“千村一面”瓶颈?
政协委员和各界代表共同建言献策
从民宿度假、踏青赏花,到郊野露营、“非遗”体验,市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渴望,让乡村游、近郊游的热度不减。近年来,广州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乡村游精品路线和网红打卡点,但部分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也面临特色不鲜明、配套有缺陷、品质待提升等问题,影响乡村游的体验感。
广州乡村游如何破题同质化竞争、补齐配套与服务“短板”、擦亮广州品牌?为推动广州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聚焦“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满足群众消费新需求”的议题,政协委员与行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共同为擦亮广州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通讯员 李健
差异化开发,避免同质化竞争
离得近、风景美,乡村游持续火热。随之而来的是同质化问题,住的民宿、买的土产、玩的项目大同小异,美丽乡村却给人“千村一面”的感觉。
“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反映出当前广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粗放的初级开发阶段。”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江金波表示,背后的原因是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依赖程度高,开发主体的规划水平和经营能力有待提高,地方特色凸显与市场需求结合不足。
针对发展“痛点”,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文化馆研究馆员崔冠星建议,政府部门需对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作顶层设计,构建乡村旅游区域合作网,各地根据资源特色确定发展方向,保持内容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避免低端开发带来的重复建设、主题混乱以及恶性竞争。
“要深入提取乡村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广州市政协委员陈筱棠建议,要将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主打点,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确保一年四季各不同、月月有惊喜,才能持久吸引各方游客。
作为民宿经营者,稻喜湾民宿负责人冯志威表示,目前乡村旅游淡旺季分明,民宿旺季时“一房难求”,淡季时门可罗雀,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旅游项目对社会资本和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导致消费业态难以得到有效创新和不断丰富。
“要做到差异化产品开发,首先得有一定的市场洞察力,要明确你的客人是谁?有什么不同的喜好与需求?找好自己的定位。”广州旅游协会秘书长肖立斌认为,当前同质化、淡旺季明显是广州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性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来乡村旅游发展大有可为。
针对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难点,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回应说,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高质量发展,该局近年来着力紧抓乡村旅游顶层设计。不仅将乡村旅游开发和精品打造纳入了《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还专门编制了《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并印发《广州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按照“一区一品牌、一镇一特色、各村有亮点”,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此外,还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乡村品牌培育和打造、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等方面发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完善配套与服务,强化品牌培育
到乡村休闲旅游,不仅要有得吃、有得玩,还要吃得好、玩得开心。随着乡村的“人气”提升,对于进一步完善配套和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乡村旅游现在最紧缺的配套还是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广州民宿协会秘书长、国家高级导游沈莉莉表示,到周边乡村游玩,存在无法通过公共交通抵达或者花费时间过长的问题,所以大家不得不选择开车,结果是一到节假日就容易堵在路上,最后不仅没有共赢反而是双输。
对此,崔冠星建议要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按照不同方案来解决。比如,完善地铁出来后到景区的交通接驳,完善景区标识标牌指引,提升游客满意度。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仲铠回应说,近几年来,该局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程,推动乡村建设从“环境美”向“发展美”迈进。此前,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中,广州7个主要的涉农区都获得“优秀”等次。目前,《广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已经制定,将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以及新乡村示范带建设。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对乡村旅游也同样适用。如何提升广州乡村游的品牌知名度,也成为需解决的课题。
“有星星,没月亮。”广州市政协委员、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表示,广州的乡村旅游项目虽然四处开花、点多面广,但在全国叫得响、自带流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少,能吸引市民游客过夜甚至小住3-5天的休闲游、度假游、商务游的项目少。此外,当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仍处于点状发展、各自为战的状态,尚未将优质资源有效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的良好格局。
对此,陈筱棠建议,强化系统思维,整合乡村旅游区域形象,将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标准,并通过差别定位,重塑区域乡村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利用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区域内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柯显东表示,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引导和推动乡村旅游宣传创新。比如在宣传渠道创新上,近期该局推出百条“读懂广州”精品线路中就包括“乡愁广州”“民俗广州”“生态广州”等乡村旅游线路。下一步该局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文旅IP,策划推出乡村文化遗产游、亲子研学游等10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擦亮广州品牌。
来源:南方日报2022年6月28日第G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