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广州探索优化“嵌入式”养老服务 精准提升老龄生活幸福感

日期:2022-12-20     

调研组深入养老服务企业了解软硬件设施情况

调研组了解养老机构提供的厨房用品情况

  本期话题 

  如何破解养老难题? 

  如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州是全国较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213万。因此,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幸福养老,一直是广州面临的重要民生课题。 

  近日,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联合市民政局、卫健委、教育局、人社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开展协商,并深入社区、企业、医院等相关养老机构,围绕“有事好商量”第5期专题“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水平”,进行全方位调研。 

  记者跑 

  把养老院搬到市民“家门口” 

  对80多岁的许爷爷来说,最让他开心的是,每天在养老院抬头便能看到家门。住进“嵌”在家门口的养老院,满眼都是熟悉的街坊和场景,老人非常满意。 

  所谓社区“嵌入式”养老,是指小型化、专业化、多功能社区养老设施,在社区中提供日间照料、托养服务、居家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悉心照护,老妈肯定不会恢复得这么好。”在颐年养老天河院里,肖贵海感激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老人家在这里,不仅让子女更轻松,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举例来说,在饮食上,颐年养老院为自理老人、失能老人等合理搭配饮食,如给卧床老人提供营养米糊、给牙口不好老人提供软食、给糖尿病老人提供推介餐等;同时,注重与长辈家属共建共享、群策群力,在强烈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中,共建幸福颐年。 

  这是广州社区“嵌入式”养老的一个缩影。颐康中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街镇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日托、上门服务为主,全托床位主要满足社区老年人临托需求。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是大部分老年人的美好愿望。目前,广州各个街道、社区还设有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长者饭堂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累计为1.6万名老人建立了家庭养老床位。 

  委员议 

  推动养老服务精准、专业、长效化 

  为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系列调研。 

  “目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知晓度不高。”政协委员欧阳智鸿称,从调研走访的情况来看,只有“长者饭堂”“星光老年之家”的知晓率超过了50%;同时,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体验率也不高,问卷中“长者饭堂”的体验率最高,但也仅有约22%。特别是全托床位入住率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调研发现,某区全托床位目前入住率只有两成多。 

  为何会出现上述问题?政协委员邓艳梅认为,首先是受到近几年疫情影响,其次,目前老人对颐康中心这个新生事物了解有限,对它的服务内容也是一知半解。 

  “老人对目前颐康中心提供的增值服务兴趣不大。”邓艳梅说,颐康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普惠性质的福利性养老服务和增值拓展性质的收费服务,由于消费观念不匹配等原因,大部分老年人目前更倾向于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较少购买增值服务。 

  她举例说,某颐康中心前期为老人提供免费洗脚按摩活动,当天就非常火爆;但后续需要交费时,几乎没有一个老人愿意来,可见消费观念是个问题。 

  对此,椿萱茂广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湘华称,目前各颐康中心的运营企业与所在街镇签约情况不一,部分合同约定年限仅5年,企业对于后续投入存在观望情绪。 

  另外,由于开展多样化的增值服务需要增加相应的人力资源等运营成本,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存在规模效应不足、利润较低的问题。 

  “企业开展多样化服务面临回报周期长、入不敷出的情况,往往更倾向于开展有相应补贴和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流入的普惠性质养老服务项目。”侯湘华说,因此,相关养老服务对政府补贴依赖程度较高,形成了“多样化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老人差异化需求、对老人缺乏吸引力”的供需错位循环。 

  政府推 

  把幸福“嵌”到老年人心坎上 

  如何改变老年人消费观念,让养老和市场连接更紧密?邓艳梅建议,强化街镇颐康中心、社区颐康站与社区、居民的连接,支持机构通过走访社区、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辖内居民需求,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养老服务;同时,建立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动态调整机制,促使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更加因地制宜,真正扎根于社区。 

  对此,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官洁君回应称,将会同各区、街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颐康中心及服务项目的知晓度。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减轻疫情对颐康中心运营服务的影响。出台颐康中心基本规范地方标准,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运营。组织颐康中心运营机构负责人、护理员和养老服务向导岗位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有政协委员建议,养老机构要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下功夫。广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刘贝铌回应称,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全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托各方力量,夯实“老有所学”主阵地,如市教育局支持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现更名为广州开放大学)举办“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强化内涵特色,打造“老有所学”新路径。如市教育局建设了“广州老年教育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了App、公众号、老年地图小程序三大手机应用,实现信息化服务管理功能。 

  “老年人对医养康养、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方面需求比较明显。”政协委员胡育新建议,进一步拓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合作的内容,努力让颐康中心均能与周边邻近的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方便老人预约挂号、转诊治疗等。 

  对此,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家庭发展与老龄健康处处长张斌回应称,将进一步强化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特别是与民政局、医保局、工信局加强失能老年人信息共享,强化部门联动,共同推进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工作。

  图文: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

  来源:羊城晚报2022年12月20日第A5版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