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港澳委员参加座谈会,围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停车分区治共享单车违停
日期:2018-01-13
本栏统筹信息时报记者张秀丽
本栏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梁健敏张秀丽吴瑕魏徽徽
昨日,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委员会座谈会”。来自香港、澳门的18位委员紧紧围绕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金融、旅游、教育、科技、交通、养老等方面建言献策。不少港澳委员的提案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实用性高、可操作性强。
广州市政府各个部门负责人共51人到会。
霍启山建议南沙设“自由港先导区”
今年,香港委员霍启山继续关注南沙自由贸易港建设。他建议设立“自由港先导区”。在区内注册的外资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将已在香港或海外批准和上市但还未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产品(如处方药品、器械、设备等),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或审批)后,先行在区内注册。区内注册后,区内即可使用和上市(但前提是该企业必须为区内注册的企业),为区内人士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规定这些医疗服务和药品等只可在本区内消化,同时允许国际保险产品能报销支付区内这些服务的费用。
停车分区治共享单车违停
香港委员对内地的共享单车做了很多思考。香港委员陈卓智和方佩贤提出了《引导共享单车合理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议。
陈卓智建议,根据不同区域需求量和空间资源进行停车分区,重点区域制定停车点。“可以借鉴英国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CBD管理模式,对重点区域实行锁车定点扫码结算,由政府强制共享单车运营商每日随机对重点区域停车点发送智能码,用户在此区域只有将单车停到规定停车点扫码才可以锁车结算,否则就不停止计费。”在停车用地方面,他认为,可以从平面空间走向立体空间,“可以借鉴日本地下自行车停车场的经验”。
方佩贤则从制度监管角度提出建议:“广州可根据不同区域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将地段划分为四类区域:鼓励集中停放区、允许暂时停放区、限制时段(或位置)停放区、禁止停放区。”同时,她认为,应加强共享单车使用者的“使用责任”,要求企业对共享单车APP功能进行完善,用户在用完共享单车后,不能简单“一锁走人”,应根据APP显示的地图指引,到有效地点停放,否则应对用户进行诚信罚分或者扣减费用等惩罚。
三甲医院应开辟脑卒中救治通道
香港委员黄少玉提出,广州拥有整个大湾区最雄厚的医疗资源、技术和人才储备,但目前的卒中中心(CSC)服务比例非常低,建议整合医疗资源优势,建立广州区域性卒中中心救治网络。另外,广州三甲医院都应开辟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的卒中急诊,推行多学科联合诊治的规范化防治,建立起一个高水平、高效率、全方位的高级卒中中心。
“脑卒中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处理,对治疗有重要影响。如果处理得当,对后期愈合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政协主席刘悦伦当场向广州市卫计委副主任欧阳资文询问广州脑卒中急救体系建设情况。
欧阳资文介绍说,脑卒中急救建设已经列入医院的日常急救工作。广东已有59家医院获得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准入,其中26家在广州。其中有些医院做得比较好,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医二院等。全市目前正在建立一个卒中中心“质控”标准,规范建设标准。“除了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广州也在加强胸痛中心急救网络建设。”
来源:信息时报2018年1月13日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