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校园均能“一键式紧急报警”,广州拟出台校园安全管理条例

日期:2020-10-12     

  校园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广州地区的校园安防建设管理现状怎么样?如何进一步提升校园安防水平,维护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

  近日,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栏目聚焦校园安全建设问题,政协委员提出了一系列建言献策。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予以了回应。广州已实现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全市覆盖,下一步将推进建设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推进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立法等各项工作。

  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增加保安培训

  “校园安全事件、暑期游泳溺亡事件、校园暴力事件偶有发生,一定要不断提升校园安防水平、加强应急教育。”广州市政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切实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为广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近日,广州市政协围绕“提升校园安防建设管理水平,保障师生安全”展开调研,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协商讨论,为提升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校园安防水平建言献策。

  “对于广州市的学校安保人员,在年龄、待遇、专业方面还是要建立行业规范准则。”

  广州市政协香港委员曾瑞滨表示,校园保安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防线,是校园三防安全防控体系中的首要一环。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广州市保安服务管理实施办法》,大部分学校已配齐保安人员。但是,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来看,不少学校保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建议应当每年利用第三方评估公司,对保安公司进行评定,符合标准的才可签约。

  数据显示,广州市目前校园保安平均年龄为4548岁。广州市政协委员、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子殷表示,虽然不应有年龄歧视,但是专业的安全训练一定要达到。目前的现状是,有些学校在招聘保安的时候门槛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

  郑子殷认为,除了强调保安的训练水平,应该在广州推广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例如,广州有检察院建立了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保安必须纳入到信息库当中,防止曾经侵害孩子的人,从事跟儿童密切相关的工作。

  广州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支队长陈丽琳表示,目前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大约有13000多名保安。全市有六成以上的学校聘请了专业保安公司的保安。公安机关主要从三方面加强监管,第一,严格把好保安的入职关人员关,要求保安员必须持证上岗。第二,强化保安员的岗位培训。第三,加强推动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广州市政协委员、南沙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表示,作为校长,他感到校园保安的待遇还是偏低。公办学校的保安经费有财政保障,还有很多学校的保安的费用是学校自己支付的。建议科学统筹分配财政经费,适当提高保安的待遇。让有为的,有责任感的年轻队伍加入到校园保安队伍当中来。他这样说。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表示,针对保安员工资较低的情况,广州市已经在市政府同意下,出台了《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实施方案》。这个方案规定,各区的学校保安员(工资)一定要高于每个区的保安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建立逐年增加的机制。“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保安员的人文关怀,这样吸引保安人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增强学校的安防水平。”

  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

  除了人防,校园的安全防护很大一部分是技防

  广州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支队长陈丽琳介绍,按照公安部和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学校大门外一定区域的视频监控由公安机关负责建设。广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校园大门外及周边视频监控建设,确保视频监看系统的完好率达到95%以上,视频的存储天数达到30天以上。确保系统有人看有人管,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共享。协同有条件的学校运用智能化视频技术,提升学校大门口,围墙周界,还有学校重要区域的视频智能化建设。

  陈丽琳表示,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一键式紧急报警是校园安防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广州市公安雪亮工程已完成全市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全市3400所校园门前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但是部分学校的监控内容仍未纳入公安监控系统。同时,学校需要加强监控设备的维护管养,切实让监控设备起到预防和留取证据的作用。

  广州市政协委员曾瑞滨表示,校外监控主要是公安负责,建议将校内的监控系统也都纳入到公安监控系统。落实校园内各种监控的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华山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提升广州学校门口的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率以及设备的配置水平,尤其是对于一些边远、农村的学校,让这些学校门口的视频监控系统实行全配置。同时,还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成效,不断提升校园安防水平。

  加强校园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救助能力

  广州市政协介绍,我国每年非自然死亡的中小学生中,有80%是可以通过应急处理避免(死亡)的。因此,应急教育和应急处置系统也是政协调研的一项重点。

  今年,全国校园应急演练大都以防疫为主题,如何让学校用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学生学掌握防范灾害应急知识的自觉性,成为接下来应当着重提高课题。

  胡国胜建议,应该建立校园安全指导手册,指导各个学校能规范引领应急措施。同时,学校自己也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和兼职的教师队伍,经常开展演习。

  广州市政协委员郑杰钊介绍,以澳门为例,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推出了安全教育中小学教材,并推广到课程里面进行教学。把应急教育纳入到学校测评里面,这值得广州借鉴。

  广州市政协委员曾瑞滨建言,应当要加大应急教育资金投入,提升应急能力,培养应急意识。在香港,香港教育局提供一套“校园应急装备”,比如应急荧光棒、反光警示服等应急装备,力求从软件到硬件,共同加强校园安全应急方面的基础力量。

  对此,华山鹰表示,政协委员的建议都很好,广州也有一些自己的做法。广州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小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同时,教育局每年组织学校安全演练季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安全的逃生自救能力。“接下来,教育主管部门会为学校配置更完善的设施设备,以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装备,去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詹少卿介绍,今年初,国家应急管理部印发了《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把应急教育纳入校园的普及教育,要求采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广州在硬件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詹少卿表示,市应急局将建成广州应急体验馆。该馆包括14000平方米的实体馆、5G虚拟馆,还有送教上门的移动馆。通过互动式的体验,提高学生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

  广州将出台校园安全管理条例

  近年来,网络上常有“校闹事件”,学生在校内发生意外,个别家长在学校及各级部门起哄闹事。一些学校在“校闹”的压力下,开除涉事教师,有的教师成为了“校闹”的牺牲品。

  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表示,《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已经于91日实施,明令禁止校闹行为,应该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

  广州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李毅介绍,目前正在制定广州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市司法局将此项立法工作列入明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项目。“在省条例的基础上,细化和补充。包括老百姓关心的校园纠纷问题,人防、技防不足问题,都将在这个条例里做一些具体的规定,争取两年左右的时间能出台。”

  华山鹰表示,市教育局也在征求意见出台一份文件,叫做《广州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指引》,将根据不同层次学校的情况,给予他们如何处置校园安全事故的指引。“该《指引》正在审核,相信不久就会发布出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冠南

  【通讯员】李志洁

  【摄影】蔡少华

  来源:南方Plus20201012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