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全国政协委员陈海佳:进一步丰富北交所和新三板融资产品
日期:2022-03-10
从企业融资需求和发展角度出发,全国政协委员、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围绕进一步丰富北交所和新三板融资产品建言献策。"建议下一步继续提升北交所和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功能,提高企业获得感。"陈海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引入公开发行制度,优化定向发行机制,推出挂牌同时发行和面向内部人的自办发行。同时,推出了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优先股、可转债等股债结合品种,融资规模增长,功能效率提升,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北交所、新三板仍是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市场。在陈海佳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都明确了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证券可在北交所、新三板交易或转让,发展和利用债券融资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
"目前,超过七成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采用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由于资金需求较大,间接融资难以满足挂牌公司债权融资需求。同时,挂牌公司中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占比较高,公司控制权较为集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常有维持持股比例、防止股权过度稀释的需求,亟需债券融资品种作为股权融资的补充。"陈海佳表示,在实践中,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公司债只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交易,导致了跨市场监管问题,增加了发行融资成本。为此,他建议,构建北交所和新三板公司信用债发行与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在北交所、新三板适时推出公司债产品。
对于目前已允许发行的可转债产品,陈海佳也提出了优化建议。"全国股转公司和北交所已于2021年11月推出可转债产品,因兼具‘债性’与‘股性’,融资灵活性高,高度契合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和需求,可转债能有效满足投融双方需求,解决融资过程中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目前考虑到发行成本等因素,企业作为发行人积极性并不高。"他说。
针对这一问题,陈海佳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北交所、新三板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支持力度,如贴息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并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基金投资北交所、新三板可转债,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提供资金支持。
来源:金融时报2022年3月10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