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消费日报》:加强“产研”主体双向引导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日期:2022-03-11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 

加强“产研”主体双向引导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引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要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加快完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的落地政策指引,尤其是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负面清单管理指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指导意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基础前沿中心、集成创新平台等重大载体,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无效投入,着力解决高投入低产出问题,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是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陈海佳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涉及项目转化前的前沿科技预测、技术评估、产业分析、财务、法律、商务谈判等各项内容,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专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高效的服务支撑。而当前市场上该类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建设,方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复制推广。通过收集全国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成功的案例,筛选典型、总结经验、形成案例汇编,并挑选试点单位进行复制和推广。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炼总结,逐步构建起一系列涵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前的综合评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考评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的政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四是加强"产研"主体双向引导,推动"产研协同"向"产研融合"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在重大项目联合申报、技术难题协同攻关、科技成果共同培育孵化以及人才培训与交流等方面,有力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及时洞悉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构建"技术研发平台+中试转化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体系,通过创新平台加速孵化"产研协同"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实现"产研"融合创新。 

  来源:消费日报2022年3月11日A3版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