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丨获奖作品巡礼8:《最忆父亲》
日期:2020-02-13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成人组获奖作品《最忆父亲》,该作品由广州市妇联的王珊带来。她讲述了自己在军人父亲“当兵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式”的感召下投入军营,在军队中坚强成长的故事,从父亲到她,“一朝立下从军志,一生不移报国情”的家国情怀在传承。于她而言,好家风是父亲“先有国之大家平安稳定,后有你我小家幸福安康”的谆谆教导。
话不多说
小编已经准备好演讲视频
赶紧来围观
↓↓↓
最忆父亲
亲爱的爸爸:
1978年,我出生了,您特别开心,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1993年,我15岁。当了10年铁道兵的您,亲手将还是小丫头片子的我送上了开往军营的绿卡车,您说:“闺女,去当兵吧,当兵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式!”在饮冰卧雪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这当兵的苦让我刻骨铭心。但每当想起16岁的您在高寒大雪的大兴安岭凿岩石、打炮眼,和战友们用青春甚至生命创造奇迹,我这点苦算什么!
2005年,我27岁。我结婚了,丈夫也是一名军人,可我们蜜月还没度完他就被紧急召回。在我们两地分居的十年当中,他先后参与并组织指挥了中国——斯里兰卡联训、亚运大运安保,广州新塘多地处突。
在茂名“8·11”抗洪抢险中,他带领支队官兵连续行军9公里进入失联村庄,营救被困群众。
2011年,我33岁。这一年,部队所在地吉林松原地区发生大大小小100多次地震,那次5.1级地震袭来时,除作战和通信值班员留守外,其他人员迅速撤离。我是通信站主任,我一边快速集结部队一边给妹妹打去电话:“照顾好爸妈,照顾好孩子!”电话那头传来儿子哭着找妈妈的声音,我想,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听孩子的哭声。
“一号台,请迅速接通松原支队”“0211、0211,001呼叫”“主任,我站官兵已到达安全地域,请指示……”
后来您问我怕不怕?我说,当看到6万户受灾群众得以安全转移时,再大的危险我也不怕。
4年前,我37岁。这一年,孩子独自一人到广州读寄宿小学。因为生病一个月体重下降了8斤。而就在此时您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看着病床上经历生死挣扎的您和需要妈妈的孩子,我不得不告别部队。可您却对我说:“这军装啊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咋能舍得脱下它呢,再坚持坚持吧?”那天在家门口告别的时候,您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坚强点儿,孩子!”当关上家门那一刻,我嚎啕大哭……
就在我转业到广州没多久,您就病逝在了岗位上,您把无尽的哀思和内疚留给了我……
3年前,我38岁。这一年丈夫调离广州,我们再次两地分居。
今天我在妇联的新岗位上,和姐妹们一起奔跑在逐梦的路上。我的丈夫也带领官兵们再次出征。我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双期待的眼睛,是复兴可期的强大祖国。
“先有国之大家平安稳定,后有你我小家幸福安康”。
爸爸,再过几天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您告诉我:“一朝立下从军志,一生不移报国情”,这已化作了我们终身无悔的家国情怀!爸爸,您听到了吗!
参赛感言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演讲比赛,在比赛中,聆听了众多优秀演讲者的感人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先有国之大家平安稳定,后有你我小家幸福安康”的含义,也更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是在铁马金戈的沙场,还是建设祖国的战场,都要始终遵从初心,不忘军人本色。
后续我们还有更多优秀选手报道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