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包括摩拜、ofo、小鸣单车等品牌在内,共有超过10万辆共享单车陆续“涌进”广州。如同两年前的网约车一样,这个“新生事物”今年也引起了广州市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
在4日上午举行的政府部门咨情问政活动上,多位委员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规范、停车等问题,询问了穗交委和城管委的相关负责人。据透露,广州市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研究共享单车包括停放区域、建设、营运等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余秋亮马喜生黄祖健 多名委员关注共享单车 每年“咨情问政”,广州市交委的咨询位都是“热门”,今年也不例外。而在短短1个小时内,便有3名政协委员前往广州市交委的咨询位,咨询关于共享单车如何规范和管理的问题。 4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政协委员杨伟文第一个来到交委处。“我很早便注意到共享单车在广州出现,深知由于其便利性,深受市民欢迎。”杨伟文对穗交委交通治理处处长邹小江反映,“不过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孩,也骑着这些共享单车上马路,穿梭于车流之间,看上去很危险。就在昨天,我驾车在一个转弯处还差点撞到一个骑摩拜的‘小不点’。”对此,他希望广州市交委尽快形成方案,解决“骑车人”的问题。 而政协委员刘红丽主要关注单车道设置和单车管理问题。她认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不完善,是导致目前网约共享单车随意乱停乱放、逆行和横穿马路的根本原因之一。她举例说,中山大道上的单车道就存在不连贯、随意变化的地方,也有被垃圾桶等杂物占用的情况,这就导致骑行者只能不遵守交通法规。 “我是学法律的,以前我们乱穿马路的行人也很多,但是后来我们使用交通协管员在各个路口加以监管,不也基本纠正了这个问题吗?”刘红丽建议,广州应该成立或指定专门的监管部门,提高单车违法的成本,并长久实施下去。 活动接近结束时,政协委员曾春航来到交委咨询位,除了提出“路边汽车泊位要分时停车”的建议外,也提出交委应尽快出台共享单车管理条例,规范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此外,由于召开小组召集人会议,没办法前往咨询位的政协委员岳朝阳也对记者表示:“此前网约车出现时,广州市交委给人留下了‘对新业态出现反应力不足’的印象。而共享单车进入广州也有近4个月的时间了,广州市交委也未能对此业态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或引导。” 他建议,交委等部门应该制定针对共享单车的扶持政策、反应机制和预案,及时掌握该新业态的信息并提前开展规范引导工作,避免在问题已出现后政府才匆匆补漏的情况。 正在酝酿共享单车监管方案 对于多位政协委员提出的问题,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积极回应。其中,针对“小孩骑车无监管”的问题,广州市交委治理处处长邹小江回应称,交通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共享单车的发展,此前也有关注到一些年龄过小的小孩骑车的现象。对此问题,他认为,教育相关部门本身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关键。另外,政府也会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要求他们制定一些措施,如在首页增加相关提醒,并在注册方面用技术手段限制年龄过小的市民使用。 “现在广州的公共自行车都会给骑车人买保险。未来,我们也会考虑要求平台提供相同的服务。”邹小江说。 对于停放的问题,城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共享单车在广州使用数个月以来,开始从新鲜事物变成市民出行的习惯选择。一些地方出现乱停放的现象,城管执法一般会劝导市民遵守停车秩序,如果出现数量较多的单车阻塞市民通行,则会将单车挪至开阔可停放路段,“一般不会暂扣”。 该负责人还称,目前有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牵头优化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规划、建设、营运等方案。城管委将配合相关方案做好秩序维护。 对此回应,诸位委员均表示“期待方案尽快落地”。摩拜单车华南区总经理赵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共享单车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仅依靠早前几年修建的自行车停放支架是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的,“因此我们同样期待政府可以划出更多停车区域。特别是在地铁口、公交站、小区楼盘、商圈、街道两边等人流密集处,让市民随处有地方可以停放车辆,这样才能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起城市慢行系统。” ■案例 海珠区 城管协管员、网格员 协助停放共享单车 海珠区是广州市最早与共享单车开展合作的区域。 2016年9月,海珠区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广州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华南区总部并开展全面合作。 海珠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在区域内推广共享单车,必须要解决停放管理问题,建立起涉及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和街道的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必不可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共享单车等公共自行车的停车区。 目前,海珠区在人群密集的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城中村、商业区、产业园区、批发市场、公共服务区、娱乐休闲区周边区域等人流集中地区划设有上千个公共自行车停车区。有条件的停车区停车铁架,有的则在开阔区域划出停车白线。 摩拜单车广州负责人赵剑平告诉记者,海珠区政府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到停放难处后,“很有魄力地划出1000多个停车区域,这是全广州市11个区中力度最大”。 解决了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后,海珠区政府还连续做出多项创新举措:协调处理共享单车交通违章行为;加强现场管理引导使用者养成良好习惯;要求街道城管协管员、网格员参与停放引导和规范整理工作。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还与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合作,让单车进驻园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游园。 海珠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积极拥抱共享单车,一方面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压缩“五类车”非法运营空间,此外使公共自行车系统成为城市“5+2”交通出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区域范围内慢行交通体系大数据库,加大广州智慧交通体系数据分析支持力度。 来源:南方日报2017年1月5日AⅡ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