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28个政府工作部门,64名市政协委员,78个咨询问题摆摊问政好热
发布时间:2017-01-05

  南都讯

  昨日上午,广州新一届政协举办首场“摆摊问政”活动。虽然新委员占了六成,但昨天的问政现场却热闹得很。共有28个政府工作部门参加了此次协商咨询活动,数量上和去年持平。委员们最喜欢去的是市城管委、住建委、商务委、交委等热门单位,一上午共有64名市政协委员咨询了78个问题。还有很多新委员表示,今年会期紧,没有准备很充分,先来现场学习一下,明年一定好好准备,再来问政。

  1

  二孩

  高三多个老师生二孩去了,咋办

  两校长希望二孩时代对教师编制大胆改革

  “全面二孩以后,老师不太够用了。如果一定要将这些还在休产假的老师叫回来支援,给她们什么样的待遇、奖励,这笔钱怎么出?”政协摆摊问政会上,市政协委员、增城一中校长刘义龙径直走到了广州市人社局的咨询点寻求帮助。

  他表示,去年11日实施全面二孩后,大龄女老师这一群体的生育意愿很强,“高三年级一度出现了多个老师生二孩的现象。”刘义龙表示,遇到类似情况,学校只能去找代课老师来上课,可这个合同期签多长时间又是个问题。“超过一定时间,就要签无固定期限合同”,那等于学校在没有编制审批的情况下,需要多负担一个老师,这让学校管理者很困惑。

  市政协委员、西关培英中学校长刘晓玲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据她透露,国家、省、市都提倡要推行小班化教育,但因为老师生二孩意愿强烈,她所在的学校已经有两个年级不得不将小班合并成大班,以保证教学。

  “我们向编制部门申请过,答复是一切按国家、省的既定政策来实施,我们特别希望广州能够大胆进行创新,在编制层面为目前受到影响的教育松绑”。

  针对两位委员的反映,广州市人社局副巡视员张学文表示,这一问题,应该由教育、发改、编制、人社部门一起会同解决。人社局收集到这些问题后,会迅速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尽快给委员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2

  学位

  明年或新增16万个学位

  3年内广州将对全市129所中小学改扩建

  广州3年内将完成对全市129所中小学改扩建,预计到明年将新增16万个学位,以满足在校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是在昨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摆摊问政”现场,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的。

  市政协委员郑佳欣关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投入问题,对此,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小学教育方面,由于近年来在校学生增长迅猛,“十二五”期间摸查增加了约11万学生,因此学位紧缺矛盾突出,为此,广州从去年开始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市129所中小学进行改扩建工程,目前工程正在加紧进行中,预计到明年将完成,届时将新增16万个学位。“三年投入约120亿元,2018年基本完成,2020年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

  在学前教育方面,广州市今年将继续保持3亿多元的投入,与前几年每年投入基本持平。而据了解,目前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广州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的比例已达74%,预计不久将可达到80%的目标,初步形成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局面。

  “那么接下来如何提升教育质量,以及如何解决市区郊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郑佳欣很关心。对此,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目前已经出台了《3-6岁学前儿童发展教育指南》,对于科学保教提出指导,还对生均培养成本、硬件改造等提出意见建议,着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此外,广州也会对郊区、农村等的教育投入进行适当倾斜,以缩短城乡之间、城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

  3

  限外

  限牌政策明年到期会否限外

  交警称,需对交通拥堵量化评估才能决定

  在昨日的“摆摊问政”中,老问题“限外”再度被提起。广州市政协委员宋川来到市交委的摆摊前询问,“广州目前限牌但并没限外,什么时候会出台相关限外政策?”市交委称,仍在研究错峰出行政策。

  宋川称,限牌政策20137月起实施,到明年就要过期了。这项政策是否将延续?面对广州的拥堵,若是没有限牌也没限外,广州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广州市没限外的说法,这样容易让人认为是‘一刀切’。”市交委称,从前年开始,就有市政协委员不断提出限外问题,尤其去年专车的发展等因素叠加,道路拥堵问题更为突出。“政府部门一直在推动,一个是从方案上继续再调整,另外,对数据掌控也比以前细化,与公安部门一起对外地车进行数据分析,从具体的分布到通行时间,都比以前掌握更细致。”

  而对于宋川关于限牌政策到期后是否延续的问题,交委回应称,不管这个政策是否延续,都需要对广州拥堵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估,需慎重考虑。

  4

  医保

  按病种结算正在酝酿中

  医保定额结算桎梏医生手脚,将科学完善结算模式

  “住院天数一定是15天吗?”

  “医保和医院结算时,一个癌症病人才给1.8万元定额,我们收一个肝癌病人、胰腺炎病人会超标。医生要承担1/4超额费用,这样的政策会否桎梏医生的手脚?”

  “我们医院也有类似的情况,类似的结算方法建议进行修改了。”

  医保相关的问题,备受医疗界委员们的关注。

  对此,市人社局副巡视员张学文表示,广州市人社局出台的政策文件里,从来没有类似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也没有说限死住院天数,罔顾治疗效果。

  据悉,针对医疗界反映比较大的医保定额结算问题,广州目前正在酝酿按病种结算等方式来科学完善结算模式。

  5

  停车难

  今年有些路段或增夜间停车位

  市交委称,去年还路于民全市已减少534个路内停车位

  小区停车难,该如何解决?政协摆摊问政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樊伯欢来到广州市公安局的咨询点“大吐苦水”。并问“小区周边能否设置临时停车位区域,以此解决夜间停车问题”。

  与此同时,市政协委员曾春航则来到市交委摊位前建议:可否减少路内停车位,还路于车,甚至让位给绿色出行的自行车?

  市交委现场给出了数据:我们在中心城区联合公安交警以及属地政府,检测所属区域的停车供给和道路通行量,根据动态交通情况来做相应调整。去年共调整了42个路段,总体上减少了534个路内停车位。

  市交委称,国内城市对路内停车位的观点不一,有褒有贬。但目前广州路内停车位的设置,主要是参照周边停车位的供给情况,如果停车位足够满足市民需求,交委会控制路内停车位,把道路用于通行。但如果这条路通行量允许而周边停车位供给紧张的话,就会设置部分路内停车位。

  市交委表示,目前各个区政府已经在部分路段实施夜间停放,此后将与公安交警部门、住建部门一起研究哪些路段增加夜间停车位。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对樊伯欢的建议回应亦是一样:广州交警将会联合交委等多个部门一起研究推动路内停车的问题。是否还路于民,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要看不同道路的不同情况来进行。

  6

  停车难

  车位配比标准为何“打架”?

  相关部门称,以户计算是以停车位供应优先,以面积计算时则是总

  量控制优先

  昨天,曹志伟在去市城管委摊位前,先去了市教育局摊位。然后他还特意将市国规委、市交委负责人都请到市住建委的摊位,询问车位配建、配售计量标准政策“打架”的问题。

  曹志伟指出,目前广州关于住宅类停车场的建设和销售管理标准不一。“对车位建设进行规划的部门是规划部门,2015年修订的《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明确指出‘每1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应当配建1.21.8个停车位’;而对车位销售进行规划的管理部门是住建部门,2014年修订暂未颁布的《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车位和车库租售管理规定(修订稿)》指出‘建设单位出售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建筑区划内业主每购买一套房屋,只能相应购买一个车位或车库’。”

  如此带来的问题是,中心城区的小区大多以中小户型5070m2为主,若按照每100m2配建1.2个车位来计算,平均100户需建72个车位,“如果按一户60平方米计算,就是1.72户人家抢1.2个车位”,造成小区户数远大于车位数,不能保障车位供给;若小区以大户型(144m2以上)为主,则每100户至少配建172个车位,车位数远远大于户数。而每户限购一个车位,车位就会有大量富余。“可见,现行的住宅停车场建设计量与销售计量并不匹配,与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市国规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车位配备标准是以户计算还是以面积计算,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户计算是以停车位供应优先,以面积计算时是以总量控制优先。”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将把曹志伟的意见带回去,综合考虑。

  0108

  统筹:南都记者尹来

  采写:南都记者尹来王道斌李拉叶孜文钟丽婷李文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15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