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只限牌不限行未收到预期效果 委员支招出台“双限政策”,推出“郊区牌”
发布时间:2017-01-07

  政协委员崔虹代表广州市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发言,对于解决外地车辆在广州市经常性使用并营运提出建议。崔虹表示,广州自2012年启动限牌政策以来,至今未实施相配套的限行政策,使得只“限牌”不“限行”的“单限政策”实施四年多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外地上牌/本地使用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法治理外地车辆在广州中心区经常性使用并运营,既没有法律保障,又没有技术保障。为此建议:一是尽快研究出台“限牌”和“限行”的“双限”政策。二是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三是微调广州“限牌”政策,推出“郊区牌”。四是加快在广州中心区周边建设一批公共交通换乘及停车和高水平的商业服务综合体。 

  崔虹认为最好不采用简单一刀切的完全“限外”政策,“双限配套”政策要重点控制本地化使用的外地车辆,对本地居民购买车辆办理外地牌照本地化使用予以精准管控,同时要充分考虑周边城市市民工作和生活需求,避免“误伤”,同时还需要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布公告,适时调整政策。 

  比如,方案一:开三停五+限区域。借鉴先行城市做法,对外地车辆在广州市中心城区7:30至20:00时段实施“开三停五”的限行政策,连续行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天,再次驶入须间隔5天以上。方案二:高峰限行+中心区主干道限行。即禁止外地车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7:00至9:30/16:30-19:30)在广州中心区域主干道行驶。方案三:工作日限行+中心区域限行+限天数通行。即禁止外地车在工作日内7:30至19:30在广州市中心区域内所有道路行驶及运营。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允许外地车一个月有几天(如5天)不受交通管制的限制。 

  同时可以借鉴上海/杭州经验,推出“郊区牌”。这些郊区牌在交通管控时间内也不能自由在市中心区域行驶,不能享有与本地牌照同样的道路资源使用权。考虑这些区域的公共和生活需求,制定比外地车辆适当宽松的限行政策,也可降低其车辆使用税费。(李雯洁) 

  来源:羊城晚报2017年1月7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