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两会期间,信息时报《20万辆共享单车该停哪?》系列报道引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热议。在如何规范共享单车管理的问题上,五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多部门联动出台管理办法,并建议将单车违停列入个人信用体系。对此,广州市交通部门表示,已收集意见,将进行研究。
据了解,从2016年9月摩拜单车进入广州市场开始,短短数月,共享单车迅速发展。根据摩拜单车提供的数据,目前摩拜已在广州投放9万辆单车。而根据ofo单车、小蓝单车等公司进入广州市场时公开的数据,今年1月底前两公司在广州的单车投放量将达到6万辆和5万辆。这意味着,至今年1月底,广州将有近20万辆共享单车。
网络约车、扫码解锁、随骑随停的便捷操作,使共享单车很快融入市民的生活。但随着推广规模的不断扩大,车辆不按规则通行、乱停放,甚至侵占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情况也屡见不鲜。经过连日的分头走访,信息时报记者发现,在广州,从CBD到专业市场,从老城区到公园景点,都不同程度存在违停乱放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信息时报记者还与市人大代表马茵、市政协委员欧阳智鸿共同体验共享单车。
据了解,广州两会期间,郑子殷、王桂林、江智涛、王咏赋、王煜等五名市政协委员联名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呼吁多部门联合规范共享单车的提案,建议共享单车出行应该围绕车的行与停、人、运营主体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五名委员建议对于使用者随意停放、肆意放大自身便利的行为,应列入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应影响其在共享单车平台的信用指数。
编辑点评: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私人单车,都有责任向它们的使用者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和便捷的停放方式。最起码,单车道和停放点都应该有。而作为单车的使用者,遵守规则是最重要的,大家既有享受便捷生活的权利,也有维护社会公德的义务。最起码,要做到使用单车时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后不乱停乱放。不按规则行事,最后可能会丧失享受的权利。
来源:信息时报2017年1月8日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