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 进一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扩大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 进一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提案者 叶健明
情况分析

  一、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广州市自2007年以来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现已陆续开展了能繁母猪、农村住房、水稻、渔民、渔船、奶牛、玉米、马铃薯、甘蔗、花生等10个涉农保险品种,农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但相比其他省、市,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不管是从保障的品种还是保险的程度来说,都还仍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构建全面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台风、暴雨、冷冻等自然灾害和疾病灾害会给广州市农业企业、农户造成较大风险损失,影响农产品供应和农民收入稳定,而广州现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未能满足需求,水产、蔬菜、花卉等主导产业仍未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以水产养殖为例,广州市水产品养殖总面积达到28.37万公顷,总产量达到47.85万吨/年,总产值达到73亿元/年,占全市农业总产值18%左右,水产养殖在广州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水产养殖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广大水产养殖户对保险的实际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其保险意识及保费支付能力相对较弱,亟需政府引导扶持,但水产养殖保险却迟迟未能纳入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    

具体建议

  二、关于扩大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建议 

  近几年,中央和广东省都加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和补贴比例,国内部分先进地区结合本地农业特点逐步增加了保险品种,而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广州市政府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覆盖,进一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实现水产、蔬菜、花卉等主导产业保险品种全覆盖。参考已有涉农保险品种,具体的做法可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愿参保、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保险费80%等调控手段,与其他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引入商业保险机制进行经营管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协调处理具体问题,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参保,增强农业、农民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