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以互联网创新聚集区为依托,汇聚高端人才打造“中国智谷”的建议 | ||
提案者 | 杜兰 | ||
情况分析 |
2016年12月29日落幕的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着眼推动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创新平台和主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高层次双向开放式创新;着眼建设人才高地,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优化提升人才发展平台,着力集聚领军人才,保护和激发企业家创业家精神。 报告给广州市各界人士指出了未来五年奋斗前行的方向。2016年2月29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显示,在全国60个城市中,深圳创新指数得分最高为820分,广州得468分位居第七名。相较于北上深在“互联网+”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广州落后了!但在以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成为新一轮互联网创新、城市竞争的驱动主力,广州机会来了! 2016年12月1日,联合国开发署发布了《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内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是广州。我们认为,广州在新一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浪潮中,通过打造人才汇聚高地,累积后发势能,完全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再立潮头。广州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来加强创新驱动力。10年之内,这里将崛起千亿级互联网和创新产业集群,升级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世界级创新平台;通过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人才,扶持壮大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建设“中国智谷”,实现变道超越。 |
||
具体建议 |
举措一是明确定位,以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为依托,建设广州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区。站在战略高度,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探索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共享、行业应用推广的智能化产业特区。制定规划方案,实施特殊政策,重点在建立智能开放平台、产学研联盟、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试验,并力求突破。积极鼓励和支持教育、医疗、社管、交通、汽车、信息安全等行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的供给侧改革计划,比照“+互联网”,实施“+人工智能”,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引导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配置人工智能,打造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举措二是人才汇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创新创业。人才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占领科技制高点最更重要的是占领人才的制高点。要继续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特别是在外籍人才引进方面,要先行先试;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如:设立领军人才奖励基金,研究领军人才个税优惠或减免政策,制定领军人才子女教育或就业优待政策等,可直接配置一定广州顶尖的小学初中高中优质学位给到领军人才,免除后顾之忧,提升吸引力;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人才和团队的引进、海外科研机构的设立等进行一定比例经费补贴等;建立针对引进人才的公寓,免费居住一定年限。 举措三是政策引导,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释放倾斜信号,扶植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做大做强。以核心企业为主角营造欣欣向荣的生态圈,建立相应支持激励机制,鼓励聚集区人工智能企业依托广州现有产业园区,按照“场地分布式、支持集中式”的原则,建立人工智能孵化中心,输出核心能力,支持入孵项目,建设广州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制定、研发投入等方面进行倾斜支持。 人工智能是新领域,企业要取得一定业绩要求相对困难,但申请高新认证又必需业绩,没有认证参加招采又处于劣势。所以需要政府出面打破恶性循环,扶上马送一程。 在政府采购方面,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建立招采短名单,进行精准扶持,在输血之外还要增加造血功能。 举措四是打造联盟,建立人工智能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作为发起人,在政府引导下,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企业产业化优势、学校人才智力优势、研究机构研发能力,互惠共赢,谋求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做大人工智能产业蛋糕。 举措五是创设基金,以政府为牵引、企业参与,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针对优质的孵化项目,匹配加速器,必要时动用产业基金进行B轮或C轮投资,扶植企业发展壮大,并建立顺畅的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