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我市规范临商证明 促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建议我市规范临商证明 促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案者 卢启明
情况分析

  目前,我市有很多企业都是租房经营或办公,有相当数量的创业、创新团队更会选择在城中村或“工改办”的创意园区等租民房、普通厂房或集资房开始创业和经营,这也是城市转型和现阶段国家支持创新创业大力实施商事登记改革工作的新趋势。然而根据《广州市商事登记暂行办法》和广州红盾网,商事主体应当提交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其中,租赁(借用)房屋的,如果没有房屋产权证明,需要街道办事处出具《临时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俗称“临商证明”)。这个临商证明让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感到进退两难、如鲠在喉。 

  一是周期长。不少创业者和企业办事人员反映到街道办临商证明困难重重,由于办理人员多是临时雇佣人员,素质参差,个别工作人员“四难”问题相当突出,办理时间比较长,承诺期限也不落实,普遍都要三周时间。不少企业因为办临商证明等得时间太长,未能及时办理工商注册, 耽误了重要的生意,严重挫伤企业创业发展积极性。而根据《关于解决生产经营场所场地证明若干问题的意见》(穗府办〔2012〕1号),《临时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应在受理申请人申请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出。 

  二是收费乱。现在临商证明都是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出具,按照规定办理临商证明是不允许搭车收费,然而街道在办理临商证明时收费已成为公开秘密。但是在临商证明的收费上,街道的收费标准并无规范和统一。有企业反映,街道为了多收费,会内部设立创收奖励制度,激励办事人员为了创收奖励,通过各种手段多收费。有些街道为了所谓规范收费,会内部制订分级收费标准,按照面积、位置、地块性质等进行分级、分类收费,随行就市进行调整,公然走市场化路子,让企业哭笑不得。 

  三是管理差。在不缴费不予出具临商证明,企业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的高压管控下,个别街道工作人员还要求办事企业必须委托其指定的中介机构代办营业执照,代办会计、税务等服务,并明确要求按照指定标准缴纳服务费用。如果不委托就拿出种种理由不给办理临商证明。有些企业为了避免在街道办理临商证明遇到的困难,只好到处托人找关系,或直接求助于社会中介购买注册地址挂靠,不但容易受骗上当,且由于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分离,实际上也造成了管理上和法律上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 

  

  

具体建议

  一、尽快取消临商证明办理营业执照的相关规定。如参照深圳的做法:对于住宅用地或用房,没有房产证的场地,只要符合办公经营基本要求的,可通过企业法人承诺书方式办理营业执照,有房产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对行业准入要求直接办理营业执照;对于有房产证的非住宅用地或用房一律免除办理临商证明,直接办理营业执照和相关经营许可。对产权、性质不明晰的用房、用地可以通过现场勘察的方式,由属地居委会出具现状证明,有工商部门跟进具体情况核定经营范围办理营业执照。 

  二、全面清理和取消办理临商证明的收费项目。 

  三、全面禁止强制指定附加服务的做法和规定。从严监管相关违规违纪行为。 

  四、尽快推进大数据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尽量简化办理过 

  程中需要提供资料,如果政府部门有内部数据或信息的一律不用企业另外提供纸质材料,而采取大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办理。 

  五、由第三方机构审计核定街道办事处通过临商证明收费的必要性和确需经费补充的必要比例,由财政相应补足,确保街道的日常开支不受到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