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加强提升广州市养老护老设施及服务,使广州市老人能老有所依所靠所养 | ||
提案者 | 方俊文 | ||
情况分析 |
2016年4月广州公布了最新的广州人口数量统计情况:截止到2015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350.1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5.53%。2015全年广州户籍出生人口为15.04万人,出生率17.7‰,比2013年、2014年的14.00‰和13.61‰有所拉升。可是,17.7%的出生率依然偏低,间接地加剧了人口老化所带来的沉重问题。 据统计显示,广东六十岁以上老年人于2008年时已达九百五十多万,包括一百五十三万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广东人口老化仍以每年百分之三点五的速度增加,于二○一○年,广东的老龄人口已达到一千○六十万,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率,令老龄化成为紧迫的人口问题。以目前省内老年人的增加速度,预料到二○二○年,广东的老年人口的将增至约一千四百八十七万。 据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内地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百分之八点五一,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天津等地的老年人口比例均高于全国,其中上海高达百分之十六点三八。广东、广州的老龄化出现早于全国,广东早于一九九六年就开始进入人口老化阶段,广州更早于一九九○年老龄化就达到百分之九点七。于2008年,广州市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点八五以上,同样超出内地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平均水平,仍以每年百分之四的速度增加。 预计到二○三○年广州老年人口将突破二百万,老年人高增长将持续到二○三五年,增速才会放慢。老龄化加快,为广东、广州带来连串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省内约有一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护保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广东及广州的城市老年人要面对养老机构不足、老年服务配套设施缺乏、而且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医疗保健未如人意等诸多老龄化问题。 |
||
具体建议 |
首先,有见人口老化问题对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本人认为有必要加强提升广州市养老护老设施及服务,使广州市老人能老有所依所靠所养。其实不少港人都会选择回广东退休安老,而广州政府最近亦提出改善家居安老服务。不过养老护老方面这一行人手不足,当局首先要吸引更多人入行。现时广州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近一百四十万,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七,但安老服务业从业员估计只有数千人,政府在开拓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亦要想办法吸引更多人投身安老服务行业。 其次,在中国,现时应对人口老化的对应政策是让90%的老龄人口在家养老,让7%的老龄人口在小区养老,让余下的3%在养老院养老。只有3%老人能在养老院养老的比例实在太低,甚至是不理想。广州不少长者退休后住在家中,亦即居所养老,但有聘用护理员的不多。大部分长者是付不起这么贵的薪金去照料自己,市场认为不能有盈利,政府又未有任何补贴情况下,比较难有高质素的服务提供。随着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对安老服务行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建议政府加强培训从业员的各项知识,例如是急救技能等,提升安老服务业的质素。 第三,政府有必要提升护老服务的质素监管,无论是在卫生、医疗设备、人员专业、院舍配套等方面,都要定立标准,好让业界能有规所依、有例必循;而且政府应加强对护老养老业的管理,务必确保服务提供商能达相关水平,以致提供合格的服务。对未合符标准的从业员和设施,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以确保老人的健康和照料能到全面保障。 第四,政府应加强对护老养老业界的支持和务实帮助,在社会大力宣扬敬老护老的讯息之余,也应落实更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方便护老养老业界在广州市的经营;如在土地安排上,能给予业界稳定和方便的位置营办院舍。此举将能吸引更多有经验、有规模的业界人士在广州发展高质素的老人服务行业,长远而言,能为广州市带来实际利益。 本人自2011年于香港担任博爱医院总理一职,对香港的安老护老服务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博爱医院将于香港兴建一所全港最大型的安老服务及附属设施,预料项目内兴建安老院舍可提供约1400个宿位,院舍亦会设特别诊疗室,并与香港医管局合作,提供45张病床,为院友提供适切诊治,工程预计2019/2020年完成。本人希望能以这方面的经验多多贡献广州市,在未来与当局深入探讨更多相关事宜和细节,希望能促使更好的养老护老设施能在广州市落成,令更多老人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