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尽快修订《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加强控烟工作 | ||
提案者 | 郑劲平 | ||
情况分析 |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2006年开始策划起草,2010年4月28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同年9月1日实施,是我国较早制定控制吸烟条例的大型城市。2012年9月1日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修改,2012年9月1日公布并实施修改的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对控制和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净化卫生环境,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实施几年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据广州市控烟办介绍,到2016年9月成功创建了“广州市无烟单位”2359个;城市控烟场所内禁烟标志张贴率80.8%,场所人员对《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赞成率大幅提升至87.6%。广州场所内违法吸烟率近两年呈下降趋势。 但控烟成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广州共只对599名违法吸烟个人和42个场所进行处罚;尽管广州是国内首个将办公室纳入控烟范围的城市,但条例对部分室内公共场所规定为限制吸烟,已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 条例规定的滞后性还表现在多部门执法,部门工作不平衡,包括15个部门管一支烟。在《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中,初步构建起市爱卫会统筹协调、15个部门各负其责的控烟管理和执法工作体系。15个部门之间管理权责不明,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执法效率受到影响,例如餐饮场所违规吸烟易发时间为夜间,但各执法部门日间已有繁忙执法任务,难以组织夜间执法。另外,广州控烟条例区分了室内禁烟场所和限烟场所,这也让控烟执法不具有操作性。因为餐饮场所是控烟重点,但目前很多餐饮场所是吸烟区。 国家对控烟已做出了表率,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公布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原卫生部及现在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先后制定和更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深圳控烟条例》)于2013年10月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深圳将为所有市民与游客创建100%全面禁烟的室内公共场所。全国第一个省级立法《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2016年通过,2017年 3月1日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实施全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甚至所有酒店房间都是无烟房,禁止在酒店内任何室内区域吸烟。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指出,“中国四个一线城市中即将有三个城市充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施行全面控烟条例。三个城市总人口超过6000万人,这彰显了卓越的领导力,也为我们实现最终目标——推行保护所有中国人的全国控烟条例,做好准备。”但是,这句话的背后无疑就是批评广州,目前在控烟工作中已远远落后了。 广州必须急起直追,广州也能够急起直追。北京、上海、深圳能够做到的,为什么广州做不到呢? |
||
具体建议 |
向国内外先进控烟城市及地区学习,加快修订《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使之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 具体建议为: 1.全面实施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取消吸烟区,所有酒店房间均设为无烟房,所有室内餐饮区域均不能吸烟,等等。如公共场所确有必要,可在室外设置吸烟区。 2.明确禁烟主体责任方为室内场所经营者,有义务和责任劝诫吸烟者。 3.明确执法部门职责,除已有的部门外,建议组建专项执法队伍,专责强化各地各部门的监督。 4.组建控烟志愿者队伍,并授权赋予控烟取证甚至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5.鼓励举报违法吸烟行为,设立奖励制度 6.加大控烟执法和违法处罚力度。对于室内吸烟者每次处罚100元,不听劝告者最高可处罚500元,并记录其不良信用档案。对于控烟不力的经营者或场所所有者,发现超过三次以上的违规吸烟者,处以5000~50000元的处罚。 7.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争取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8.将戒烟治疗纳入医保,提高戒烟成功率及控烟成功率,进而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公众健康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