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学校路段交通安全隐患的提案
 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解决学校路段交通安全隐患的提案
提案者 欧阳少林
情况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支撑起未来社会的栋梁。保护青少年的权益,促其健康成长,无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并终将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省道355城鳌大道,全程15公里。自全线通车以来,车流量每天多达5万次,处处皆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据统计,仅2015年,这条路段共发生800多起车祸,平均每月接警处理50—60起事故,致20人死亡,其中一次特大事故致死5人。平均每月死亡1人以上,令人怵目惊心。事故常涉及旗杆中学学生,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师生员工等。未报案的事故更是多到无法统计,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路”。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位于鳌头镇岭南村省道355线76KM处北侧,属于乡村临街学校,校门紧靠驻村横贯东西的城鳌大道。学校是一所民办高校,近几年发展迅速,现有学生教师2万人。省道355线是学校师生出行的唯一公路,每天车辆往来频繁,人流密集,鲜有减速通过的车辆。 

  校门前道路缺少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和有关标线,也没有天桥、隧道等,各类车辆和大型货车穿梭往来,给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绝大多数师生要去广州和从化市区便需到对面的公路坐车,横穿公路险象环生,不时发生交通事故,每星期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故,给师生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同时公路部门将原有的道路开口封闭,致使学院近1公里多距离没有车辆掉头位,所有机动车集中到棋杆墟处掉头,致使该路段经常塞车,人车混杂,群众怨声载道。 

  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是家长们高度关切的问题,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一贯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一直加强安全教育。但仅靠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需要政府部门从重视大学生人身安全的角度,迅速解决交通设施的完善,才是根本保障。广州华夏职业学院20000名师生员工,期待着政府有关部门执政为民,关心下一代,加大交通管理力度,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具体建议

  一、在学校门口与公路对面公交站口之间建设地下人行隧道,方便师生穿越公路,出行到广州和从化市区。 

  二、或在学校门口与公路对面公交站口之间建设人行天桥,为学院师生穿越公路提供安全保障。 

  三、在学校门口开设机动车掉头位,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增设交通红绿灯设施、限速标志及斑马线,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