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加快推进地铁15号线规划建设,助推南沙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建议 | ||
提案者 | 霍启山 | ||
情况分析 |
去年8月,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首次明确将南沙发展成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在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又作出了“加快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打造高水准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的决议。这是我市打造国家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枢纽的战略部署,标志着南沙新区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委市政府多次调研,提出要加快建设南沙与市中心区、通达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快速交通体系,尽快建成完善的内部交通体系,尽快将珠三角地理中心变为交通中心,形成外部通畅,内部顺畅的交通系统。 在《南沙新区交通规划》和广州市地铁新一轮“线网规划优化专题研究和近期建设规划”中,有一条“广州地铁15号线”的规划,这是一条规划连通地铁4号、18号、22号线,连通京广澳高速、东新高速、南沙港快速公路、S111省道、S385省道和万顷沙交通枢纽、南沙交通枢纽、南沙客运港、邮轮母港,串联起南沙蕉门河城市中心区、明珠湾区、南沙东部新城等重大功能区和龙穴航运物流中心和造船基地、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等五大自贸区区块。地铁15号线是地铁规划线网中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是南沙区内城市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城市骨干交通线路,南沙区规划局于2014年委托广州市地铁设计院进行地铁15号线规划线站位的研究,并形成初步研究方案。 地铁15号线外引内联,连通南沙区多个城市重点片区和五个自贸区区块,对南沙重点开发区域的交通出行极其重要,是南沙城市副中心人流、物流、财富流的关键通道,关系到城市体系日常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地铁15号线规划与地铁4号线、18号线相连,构成了南沙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南沙300多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对解决内部畅顺起到重要支撑,提高了规划交通网络密度,将极大的改变南沙公共交通不便的现实,改善南沙居民交通出行环境;地铁15号线连接南沙客运港、邮轮母港、南沙交通枢纽、万顷沙交通枢纽等多个大型交通枢纽,未来将直接连通珠三角城市、省内外城市、港澳乃至国际城市的铁路线路和海运线路,有助于南沙更好的实现连通粤港澳、辐射全世界,从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成为真正的交通中心,必将强力推动南沙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地铁15号线尚未列入市人大批准的《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2015-2025年)建设规划方案》,影响了南沙城市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有效对接。如明珠湾起步区正进行地下城市建设,拟建设与地铁15号线未来的站点进行对接的通道,但由于15号线规划未能落实,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尚未确定,导致工程建设无从预留接驳通道。 |
||
具体建议 |
加快地铁15号线规划建设的建议 1、希望市规划部门会同市地铁公司尽快审批南沙区规划局牵头编制的地铁十五号线规划研究方案,明确地铁十五号线规划线路和站点位置。尤其是涉及现已开工建设的蕉门河中心区、明珠湾起步区区间之蕉门至横沥段的规划方案。 2、市规划、发改、地铁等部门对地铁15号线规划进行修编后,应尽快将其纳入《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2015-2025年)建设规划方案》,报市人大批准。 3、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与国务院和省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中央、省的支持,批准将地铁15号线纳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年)》的调整规划,立项建设。 4、做好沿线土地利用和建设控制工作;鉴于该规划建设的地铁线路位于南沙水网地带,为减少对航运的影响,及征地拆迁、对城市建设和沿线景观的影响,建议地铁采用入地方式进行建设。 5、为地铁线路和站点能与蕉门河城市中心和明珠湾起步区的同步建设,希望市有关职能部门尽快研究以合理的方式启动地铁十五号线蕉门至横沥站建设工作,若地铁十五号线作为2025年后远期规划的地铁线路难以调整,建议考虑采用地铁四号线联络线或地铁十八号线联络线的名义先行启动蕉门至横沥站建设工作。 6、积极筹措资金,尽快推进该项目动工兴建,以早日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南沙城市副中心及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早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