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广州停车信息共享、建设平台,共同经营,以“错时、共享、智慧”新模式缓解“停车难”的建议
 十二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
标 题 关于推进广州停车信息共享、建设平台,共同经营,以“错时、共享、智慧”新模式缓解“停车难”的建议
提案者 沈颖 等3人
情况分析

   一、广州“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车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广州市20127月开始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数量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但仍以每年12万辆、6%的速度在增加。

   路越来越堵。2016年上半年中心城区主干道晚高峰运行速度同比2015年同期平均下降约5%,城市道路晚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上升15%

  停车越来越难。全市登记在册的停车场3829个,停车泊位数约66万个,停车位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停车泊位的缺口逐年在增大。2016年上半年,公安部交管局出台文件严厉查处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车道停车,停车监管将进一步严格,“停车难”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二、智慧停车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目前国内城市在以“互联网+”为手段盘活车位,发展智慧停车等方面已经开始了一些积极探索。北京百会易泊科技公司开发的“无忧停车APP”主要提供停车导航服务,实现了手机支付停车费等功能;北京同于道科技公司开发了“丁丁停车”,可实现车位共享和手机智能遥控停车位;北京悠泊科技公司开发“悠泊APP”,主要提供代客泊车服务;深圳市天行家科技公司开发的“飞泊通APP”为商旅人士机场出行提供代泊停车服务。

  广州本土也有一批智慧停车创新型企业。如广州卡趴科技公司开发的“互助停车APP”专注于住宅小区停车资源的开发,主要提供车位共享服务,实现了自动缴费。广东安居宝科技公司开发的智慧云停车系统(“掌停宝”)将互联网和停车结合起来,提供车位预定、车位导航等服务,实现了微信支付。又如畅停公司的智慧停车系统已进驻珠江新城,广东艾科公司的停车App“一点停”等等。

   综上所述,“互联网+智慧停车”平台及APP主要是在以下五种服务模式下进行实践和应用:(一)车位信息共享。实时提供空余车位信息。(二)全流程优化。提供车位搜索到快捷支付全流程服务。(三)车位预定。提供车位预定服务。(四)车位分享。提供车位分享平台,盘活车位闲置资源。(五)代客泊车。提供泊车服务,节约车主时间。

  三、智慧停车产业符合国家发展分享经济的政策

  201510月,党十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63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互联网+智慧停车”基于停车位使用权分享的思想,通过移动互联网调动闲置停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对缓解“停车难”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分享经济、绿色经济的战略。

  四、广州“互联网+智慧停车”主要问题

  广州发展“互联网+智慧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车位信息获取困难。目前对停车场位置、车位数、实时空余车位数等缺乏全面准确的信息,无法对外全方位公布,车辆和停车位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匹配,难以做到真正的智慧停车。2.企业缺乏互联互通。智慧停车企业之间由于利益竞争,市场拓展存在壁垒,资源分散,“烧钱圈地”的态势火热。3.平台各自发展。平台处于军阀混战阶段,各自为政,单平台应用范围小,用户使用不便。停车用户选择范围小,作用有限。


具体建议

建议如下:

   (一)摸清现状:建议组织开展城市停车资源摸查,为智慧停车行业的监管打好基础。2016年国家发改委《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任务分工》通知要求“对城市停车资源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并对外开放共享”。北京市目前正在开展全市停车资源摸查工作,建设停车信息系统,构建全市停车资源数据库,对停车泊位进行编号管理,同时通过手机、网站、电话等多方式向市民提供查询服务。建议广州借鉴北京的经验,对全市所有停车场的停车资源进行摸查,建立全市停车资源大数据库,并做到数据实时更新。

   (二)顶层设计: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和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总体框架。从行业发展及国家相关发展政策角度,开展停车分享经济及“互联网+智慧停车”发展政策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在广州市停车场立法过程中将智慧停车纳入行业监管,制定智慧停车运营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的系统接入准入制度;制定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总体框架,出台促进“互联网+智慧停车”发展的支持政策。

   (三)构建平台:建议构建分层级的全市停车管理共享平台,对智慧停车领域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管。建立分层级停车管理共享平台,面向政府、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停车管理共享平台主要是规范和整合,为政府提供停车大数据,支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停车企业提供停车场位置、车位数等动静态数据信息,服务企业市场运作;为用户规划出行方式、路径等,提供出行全流程服务。智慧停车平台作为下一层级的平台均接入共享平台,方便市民通过一个接入口即可使用各个智慧停车平台。共享平台可定期公布停车大数据,方便各智慧停车平台和市民使用,同时对各智慧停车平台进行必要且有效的监管;各智慧停车平台自由经营和合作,实施较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共享平台和市场应用平台相结合,最终达成惠民、惠企、惠政多方共赢目标。

   (四)发展产业。建议将智慧停车纳入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鼓励广州本土企业加快智慧停车产业化发展。数据表明,1个停车位分享后可实现2.8次停车周转,相当于增加了1.8个停车位。未来全市10%的经营性停车位分享出来,将带来10万个以上有效停车位增长。按照目前广州市停车泊位纯建设成本(约13万元/个)和售卖价格(约30万元/个)计算,相当于带来130300亿元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7亿辆,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广州市智慧停车产业预计将至少达到千亿级别。

   “互联网+智慧停车”为人们带来车位预定、停车导航、代客泊车、车位分享、自动缴费、出行规划等多方面便利和服务,并且能够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有效增加泊位供给,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我们预计“互联网+智慧停车”产业发展成熟将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议广州市重点关注该项新兴行业的发展,方便市民停车,加强行业监管,出台有关政策,扶持本土企业,在该项新兴行业的发展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