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十二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
标 题 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 袁志敏 等25人
情况分析

   克强总理曾说,中小微企业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中小微企业没有多少甚至完全没有厂房和土地,没有多少固定资产,但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有智力、有创意、有成长潜力。中小微企业不像大型企业经营稳健,受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差,平均寿命短。如果能在发展的前期、中期,从引进人才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持续监测和关注他们的运行情况,预判到他们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的进行帮扶,今日的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后,可能就是明日的行业领军企业。

   一、我市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突出,对于高技能人才往往一才难求;二是广州薪酬水平偏低。根据南方人才市场2014-2015年薪酬调查报告的数据,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中,广州的薪酬水平最低。2014年春季求职高峰的十大城市的月均薪酬平均值,广州明显低于京沪深,和重庆、武汉、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同处于45005000元的区间,考虑到物价因素,这一薪酬水平的竞争力实际上已低于重庆、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

   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中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企业为获得知识产权如某一产品的专利权,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于有些小微企业,一个产品的研发投入可能要倾其所有,但是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产品一经推出,“山寨”产品就入雨后春笋搬出现,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广东胜捷消防企业集团表示,其新研发的产品经常很快出现仿制品,仿制品质量差成本低,但由于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更大;车载空调行业也有类似的问题,许多没有许可证的“黑工厂”也在生产,而有关部门对此的执法查处力度不够,对合法经营的品牌企业造成极大损害,也影响了企业后续创新的意愿。

    三、中小微企业平均寿命短,抗风险能力弱。据统计,中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左右,小微企业不超过3年。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监测缺失,导致很多优质的中小微企业在经营陷入暂时性困境后,没有及时的支持和救助措施,企业破产倒闭。建立专门的广州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监测指数,将指数作为监测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广州市中小微企业运行状况,监测指数同时具有前瞻性,能够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做出预判,对提升广州市的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和增强广州经济发展后劲有重要意义。


具体建议

  一、帮助中小微企业吸纳人才。

  1.进一步放开市属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内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包括兼职)的限制。改进市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职中技等事业单位内创新型人才(包括科研人员,也包括文化创意、策划创意、高技能人才等)的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一是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工作量统计等方面改变年度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单一学术评价标准。二是组织博士服务团深入中小微企业开展专业服务和指导,取得的成果纳入学术评价标准。三是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型人才在保留身份、编制和待遇的同时,带着科研项目、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到企业兼职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做法,科研院所可获得一定额度的企业股份、提成等经济收益,逐步畅通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渠道。

   2.加大对企业引进基础性人才的支持力度。可借鉴深圳、上海等地的做法(深圳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500元、200元的租房补贴,申领期限均不超过3年。上海各区县均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如长宁区对硕士以上学历、35岁以下,刚入职并与长宁区相应企业签订2年以上合同的人士给予800/月的租房补贴),每年财政拿出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吸引海内外名校毕业生来广州企业工作,解决广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薪酬水平较低的现实问题。例如对企业聘用并签约一定年限以上的全球排名前100名大学或国内“985”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分档次每人每年给予不同数额的补贴(如博士4.8/•人、硕士2.4/•人、学士1.2/•人,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或者分行业制定不同数额的补贴。

   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1.引导成立行业专利联盟,减少内耗。借鉴顺德电压力锅专利联盟的模式和经验,发挥行业协同优势,规避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混战的内耗风险,把传统行业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传统产业联盟发展的主要抓手做出特色,使联盟企业共同保护知识产权、共同分享知识产权、共同申报知识产权。依托专利联盟对内构筑专利池,实现专利交叉许可和知识产权利益共享,促进专利产业化;对外则开展联合维权,提升行业门槛,制定行业标准,共同做大市场。

  2.建立知识产权维权基金,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知识产权案件与其它民事侵权案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专业性非常强,维权过程投入大、耗时长。建议从每个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赔付金中,以自愿为原则,提取一部分经费,政府再补贴一部分,设立知识产权维权基金,支持被侵权企业开展诉讼,帮助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三、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监测指数。

  1.样本选择。可参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选取分布于不同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各若干家,总数超过200家,经营时间超过一定年限的样本企业,确保样本的选择具有代表性、不突变性等特点。

    2.指数选择。参照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指标选择,并结合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重点想监测的指标进行调整。建议选择如下指标重点监测:业务活动预期、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从业人员、用工缺口、研发投入、研发获取的资助、融资余额、融资成本、融资缺口等。由于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好确定,建议用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来反映中小微企业经营的总体情况,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中小微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低于50%,反映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处于萎缩阶段。

  3.核算方法。采用问卷收集数据,每个指标设三个选项(增加、持平、减少)。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核算,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计算公式为:监测指数=“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其中:用工缺口、融资成本、融资缺口是逆指标。计算公式为:监测指数=“减少”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同时可计算出分行业各指标数和分企业规模各指标数。

  4.相关性验证。将监测指数按照总体和分行业、分规模监测值与实际的增加值进行多期相关性分析,如果相关性比较高(如达到0.7以上),说明监测的结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果相关性偏低,再进行合理修正。

    5.指数运用。企业应用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主要是根据预测来安排的,企业可利用监测指数评估当前或未来经济走势,判断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政府部门应用方面。监测指数预测功能能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当监测显示中小微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运行良好时,可减少扶持政策;反之可增加扶持政策。同时,监测指数有分行业、分企业规模、分生产环节统计分析,能够相对精准的将景气与否按行业或企业规模进行定位,将中小微企业将要面临的困难(如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较为具体的呈现出来,利于政府部门提供靶向帮扶、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