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州市长者饭堂以燎原之势于2017年在全市迅速铺开,已经成为广州市的特色名片。目前已有161个街(镇),1261个社区开展了养老长者饭堂项目。但同时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完善、食品卫生隐患等问题。通过省内外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收多地现有长者饭堂好的做法,建议通过统筹协调,规范管理指引、杜绝安全隐患,突出重点,着力发展针对失能、半失能群体的送餐到户服务,发展智慧养老,提升长者饭堂的可及性和可携性,着力改善老年人膳食营养等几点建议,促进广州市的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广州市提出长者饭堂背景及存在问题
截止2016年底广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54.6万,老龄化率达到了17.8%。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要与日俱增,据民政局调查数据显示,33.3%的居家老年人对“助餐”服务有需求。2014年9月我市正式获得民政部批复,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批复要求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保障基本、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注重统筹发展,在财政、用地、金融、收费、人才、技术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养老与健康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906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6年底,广州市启动了以养老长者饭堂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创新改革试点,积极构建“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配餐服务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有161个街(镇),1261个社区开展了养老长者饭堂项目。然而在长者饭堂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食品卫生不能完全保证、福利待遇可及性不普遍、可携性不适应、托底功能不强、重点不突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
二、做好长者饭堂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管理指引、杜绝安全隐患
长者饭堂项目情系百万老年人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切不能因安全问题引发事故,将好事变成引起纠纷的坏事。
一是对已经建成的规范的社区长者饭堂,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的规范对食品的采购、保存、制作等进行全过程监控;二是对于一些已经开展长者饭堂服务但尚不完善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服务中心,建议相关部门可做备案制度,在场地、环保、消防、卫生等硬件条件上给予相应支持,同时一线的食药监执法人员要对过关服务中心进行有效监管,经培训、符合发证要求后持证经营;三是对还没开展长者饭堂服务的街道、社区,建议可利用闲置的国有产权房屋进行改造,或者提供一部分社区公共用房,经改造后作为长者服务场地。加大长者服务的统筹力度,要求在规定时限内达到符合食品卫生经营许可的要求,杜绝一切食品安全隐患(南京的做法是要求40%的社区公共用房用于长者服务,企业拎包进入)。
对于长者饭堂服务,政府不应仅以有没有长者饭堂服务进行考核,而应该还要进行有没有规范管理和市民满意度来进行检验。
(二)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长者饭堂
相关制度的制定一是要切实保证长者饭堂项目的公益性。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能暴利,但也不能亏损,否则这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没有可持续性。政府应从制度建设、政策设计上下功夫,帮助企业乐于参与长者饭堂项目,且可以获得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南京携才控股案例);二是鼓励支持公益慈善机构、民间团体积极参与惠民事业;三是加强对从事长者饭堂企业、社会组织的监管,严禁以长者饭堂项目为载体,进行保健品、养老保健设施设备的传销,泄露老年人群体的数据牟利。
(三)统筹协调,确保福利政策的更公平、均等
建议市民政局牵头协调各区、各长者饭堂定点的优惠政策,使全市长者尽量享受统一的政府优惠政策,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均等。避免同城不同政策,同人不同待遇。同时市区两级财政、福利金都应提前做好长者饭堂专项资金的测算工作,保证政府承诺的优惠力度不变化。
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与养老金和老人证系统挂钩,尝试不同区域的长者,与居住地享受长者饭堂的同等优惠政策。
(四)突出重点,细化服务、分类福利、保障托底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仅以年龄为划线,要细化服务,对三无、五保、残障、失独、经济困难的长者,加大长者饭堂优惠力度,对失能、半失能的独居、空巢老人,重点提供低偿(无偿)送餐到户服务。统筹通过公益筹款、时间银行、政府补贴、志愿者服务等渠道,让长者饭堂服务优先汇集最需要帮助的无力自养的长者群体。让政府的民心政策更加托底保障最需要帮助服务的老年人群体。
(五)科学化、精细化,逐步改善老年人膳食营养结构
目前的长者饭堂服务还停留在吃饱阶段,当运作成熟时,鼓励长者饭堂服务从规模化、同质化向精细化、营养化、科学化转变,利用公共卫生医疗人力资源,针对广州地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提升老年人的营养摄入水平,实现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变。同时也为政府公共卫生研究、宣传、数据采集提供第一手资料。
(六)加强长者饭堂工作的宣传力度
政府为长者饭堂投入大量人、财、物力,服务民生,但目前广大市民对此了解还不够广泛深入,要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及网站、公知帐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宣传长者饭堂服务的政策、内容、地址、联系方式信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事做实、做好!
发言人:刘素燕广州市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副主任(副馆长)、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