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规范管理共享单车,建设城市共享单车驿站的建议 | ||
提案者 | 汪金生 | ||
情况分析 |
因公共自行车网点少、投放不足及停放不便,运营效率较低,而市场化的共享单车以其随用随骑、网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获人心”,于近两年得以快速扩张。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在共享单车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分别下降6.8%和4.1%,同时自行车出行的占比从5.5%翻倍增长为11.6%。 因缺乏相应有效的规范措施,共享单车出现了不少弊端。2017年9月,南方舆情抽取了全国主要纸媒2016-2017年对共享单车的负面报道,指出当前舆论对共享单车乱象的关注热点集中在两大方面,其中占道现象、乱停乱放等“城市病”讨论占比26%;因蓄意破坏、私自占有等现象引发的文明修养讨论占比29%。 众多共享单车诸如被上私锁、私停私人区域、车辆损坏、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及占用城市空间、耗费城市交通管理资源等问题日益凸显。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的同时,由于乱停放带来的堵塞人行交通、影响市容等问题也随之而至,市民要求整治共享单车的呼声越来越高。 针对共享单车的投放问题,广州市交委表示,目前,全市共享单车数量超过80万辆,已超出了设施的承载能力和企业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有关部门已明确要求各平台企业不得再新增车辆投放。在共享单车管理过程中,广州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做法,如要求各平台投放车辆前必须先向政府报备,否则不准投放,未来将考虑采取一些本地化的试点动作,如成立统一电子围栏公司,供各共享单车企业使用。目前,各区、各平台也在尝试,交通部曾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实地考察,最后认为广州共享单车的管理做得不错。
|
||
具体建议 |
基于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规范管理问题,本提议建议将广州市作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试点城市,具体提议如下:(1)建立合理投放、布局机制;(2)鼓励社会企业建设包容性的共享单车驿站;(3)规范、明确共享单车驿站的运营服务、车辆管维等方面的内容;(4)利用互联网特性,积极筹建企业数据平台,对共享单车的总量及数据变化进行实时核对;(5)利用电子围栏技术手段推进共享单车停放点设置,规范用户停车行为;(6)运用电子标签技术控制城市共享单车投放量;(7)鼓励政府同驿站管理企业建立共管共治机制。 (一)建立合理投放机制,合理布局共享单车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 (二)鼓励社会企业建设包容性的共享单车驿站,允许市场上所有品牌共享单车停放,引导有序投放车辆。 (三)规范、明确共享单车驿站的运营服务、车辆管维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现场运营调度,平衡区域潮汐车辆供给;及时回收处理报废车辆;保持车身整洁;控制单车的超量投放,减少乱停乱放现象等。 (四)利用互联网特性,积极筹建企业数据平台,对共享单车的总量及数据变化进行实时核对。建议要求各共享单车企业将数据对接到管理驿站,真正实施共享共管。 (五)建议利用电子围栏技术手段推进共享单车停放点设置,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培养用户良好的用车习惯,建立健全用户信用评价制度与管理系统,加强用户违规行为信用管理与约束;加强企业服务质量和用户信用评价,严重失信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六)运用电子标签技术控制城市共享单车投放量。共享单车企业在对车辆进行投放前,建议向所在区主管部门通报投放规模和方案计划,各区进行区域总量动态监测、引导和调控,按需发放车辆电子标签,强化停放数量及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