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推动市政工程装配式建造发展的建议 | ||
提案者 | 安关峰 | ||
情况分析 |
一、国家、省市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部署。近几年,国家和省市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上,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7〕28号)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穗府办规〔2017〕14号)的政策,广东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广州市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的工作目标,并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也将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二、市政工程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装配式建造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程项目中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优点是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该模式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污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工业化深度整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适用范围包括市政桥梁、综合管廊、管道、盾构隧道、沉管隧道、装配式检查井、污水池、沉砂池,装配式泵站等。目前在市政桥梁装配式桥梁技术逐步成熟,2015年11月15日北京市三元桥通过装配式改造,2900吨桥面运用整体置换技术一夜换脸,轰动了全球桥梁业界。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桥梁预制节段拼装工艺。上海S3公路先期段2016年采用全面预制拼装技术,预制装配率达到90.8%,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通车。 |
||
具体建议 |
一是健全市政装配式建造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编制标准规范,建设监管体系,建立装配式建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鼓励行业和行业社会组织编制标准,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提供切实的基础支撑。 二是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及装配式产业发展。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推进计划,研究并出台支持市政装配式建造发展的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市政企业装配式施工和现场装配,逐年按比例提高市政建设项目的装配式建造的比例和规模。鼓励企业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广应用新型模板,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支持施工企业总结形成施工工法,提高装配施工技能,实现技术工艺、组织管理的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较高装配施工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 三是引导部品部件生产合理布局,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装配式建造的实施,需要支持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市政建造方式现代化。大力推动产学研,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企业设立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装配式部件生产基地。 四是促进市政装配施工水平的提升。通过具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市政建设单位和产业化单位建设市政示范工程,推广成熟的技术体系,引导市政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确保施工项目达到质量保证要求。鼓励行业与信息化单位设计相应软件,充分利用BIM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装配式的集成设计、协同能力、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五是培育高素质装配式建造从业人员。为适应装配式发展,建议相关院校设置装配式建造的专业和课程,具有技术力量的单位和业内专家参与技术指导、编制教学资源,建立实训基地,培育一批合格被行业认可的专业化技术和技能队伍。五、加强针对市政装配式建造的专题交流。定期组织举办专题研讨、技术推广与应用及示范项目观摩等多种形式的行业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交流平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