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广州市禁止屠宰及销售猫狗肉 并逐步推行强制性猫犬类饲养第三者责任险的建议 | ||
提案者 | 赵龙 | ||
情况分析 |
一、在广州市禁止屠宰及销售猫狗肉 近年来,由于非法利益驱使,我国各地已经形成多条偷盗抢毒家养犬猫、流浪犬猫进行非法交易、贩运、屠宰和制售猫狗肉的黑色利益链。猫狗肉黑色产业链催生近零成本的暴利使得不法商贩不惜屡屡突破法律底线谋取利益;从监管角度出发,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盲区成为不法商贩的灰色安全岛,种种劣行得到纵容;从舆论角度出发,猫狗黑色产业链被本末倒置,违法行为被洗白,动物保护被曲解。 据近年来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仅广州地区从2011年至2016年11月期间由于盗抢犬只而引发伤亡的案件报道就已经有143例,居被统计的30个城市的榜首。 媒体的暗访调查显示:(见《南方日报》2011 年12 月28 日《餐桌猫狗肉深陷食品安全盲区》)每年近两千万只来源不明的狗猫从外省源源流入广东省内的近3000 个牲畜交易市场,平均年交易活猫狗只数量约两千万只。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狗只注射狂犬疫苗的比例总体偏低,6成以上村组犬只狂犬病免疫率低于10%,超过 38%的村落中所有犬只都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地区的运输来源不明的狗只,无疑是增加了狂犬病传播的风险。 大量被食用的犬只是来源不明的动物、无法追溯到可信的养殖免疫记录的动物、明显带有严重病症的动物,其实它们都是根本不应该被用作人们的食物。食用这些犬只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多的反对食用猫狗,呼吁政府加强对这样充斥着大量违规违法的行业的监管的呼声。由于猫狗肉消费所刺激出来的盗抢狗等社会违法犯罪行为、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狂犬病防控缺口、对社会和谐文明的破坏等,食用猫狗肉给城市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远超其带来的经济效果。 二、在广州市逐步推行强制性犬类饲养第三者责任险 目前广州市注册的宠物狗在10-11万条左右,但我们估计注册率在5%左右。城市中饲养宠物的家庭数量急剧上升,而宠物伤人的事件也是越来越多。据粗略统计,广州市每年被狗咬伤的人就有5-7万,宠物犬伤人导致的社会纠纷通常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容忽视。 由于犬类的某些行为打扰,侵犯了不养狗人的生活,由此产生养狗人与不养狗人之间的摩擦,亦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之一。曾有多期媒体报导,由于不堪宠物犬的扰民,一些群众作出了很多过激行为,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形成恶性循环。 2014年,广州市政府针对城区养狗数量的增加,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农业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标准及品种》的通告,明确规定了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危险犬的标准及品种。据广州市公安局通报,目前广州市严格管理区范围内犬只登记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犬主不知晓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宣传存在盲区;另一方面是部分犬主故意不履行应尽的职责。 有些市民群众认为每年收取的狗证费用,已经到了可数以亿计的地步。在这部分费用中,扣除一些疫苗的接种费用、狗证及芯片的成本,剩余钱款的去向也很不透明,所以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在散布谣言,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证明犬证的实际效用,从而澄清事实真相。 |
||
具体建议 |
1.政府加大对偷盗毒杀狗只行为的处罚和执法力度。 2.坚决取缔现有非法狗只屠宰和交易行为,并加强外省运输入粤以及省内动物运输的检查,严厉查处违法无证运输动物。 3.禁止广州地区屠宰及销售猫狗及制售猫狗肉。 4.建议推行保费仅几十元-一百元一年的强制宠物责任险,用保险的形式为政府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意识到犬证的意义,促使更多的犬主注册,有效提高宠物犬注册率,形成良性循环,更加优化犬类管理;从而让有宠物犬伤人引起的社会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同时也让广大的犬主人真正体会到犬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