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加强老旧社区绿化建设管养的提案 | ||
提案者 | 冯建标 | ||
情况分析 |
社区绿化建设就是在市民身边和家门口搞绿化,是优化城市公共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直接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更加受到市民的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社区绿化工作,市人大还于2012年7月颁布实施了《广州市绿化条例》,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包括社区绿化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力推动了我市绿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和谐。但对照绿化建设高标准特别是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我市社区绿化建设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部分老旧居民小区绿地的维护和保洁水平亟待提高,具体问题如下。 1.部分居民小区绿地规划和建设不到位。主要依靠宅旁绿地见缝插绿补救。部分小区在房前屋后的水泥路面临时围建起一些小花坛。这些小花坛面积狭小,高于地面,环卫工人难以打扫,导致烟头纸屑等长期与植物混杂,蚊虫滋生,成为卫生死角。 2.部分居民小区绿植品种和管养不到位。有的公共绿地种植大树,年代久远,树冠较大,由于没有及时修剪或移植,影响了低楼层的居民采光、通风和居住安全。部分小区大树周围的绿植,由于不是耐阴植物,在缺乏阳光的情况下,也出现大面积枯死,黄土裸露的情况。 3.部分居民小区绿地管理主体责任不到位。部分居住区花基破损,长期得不到维护。部分道路绿地建筑垃圾堆放,长期无人清理。部分公共绿地车辆乱停放,流浪人员露宿。小区管理方因经费不足,无力对破损设施进行维护,甚至纵容小区业主在公共绿地停车。 |
||
具体建议 |
加强社区绿地的规划建设管养事关民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老旧社区绿地的摸查和管养,对部分管养不到位、种植不合理的绿地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全市老旧社区绿地管养情况的摸查,开展社区周末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边角及各类露天垃圾,实现小区卫生干净。要组建社区环境卫生督导队,纠治破坏绿化、乱倒乱放、乱扔乱吐、乱贴乱挂等不良行为。 2.明晰社区绿地管养的责任主体,理顺“政府、社会、居民”治理关系。区、街有关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协调的责任,抓住小区物管、小区居民两个“受责、受益”主体的治理责任和义务落实,分别投入,协同治理。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要督促物管理顺小区清扫关系,建立社区、物管、居民巡查处置机制。 3.加强对社区绿化工作的专业指导。结合广州社区实际,组织绿化园林专家编制广州市社区绿化建设指引及操作手册,用规范标准提高全市社区绿化的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形成绿化专家走访社区常态化,为社区的绿化规划设计和养护管理“把脉会诊”,为社区绿化规划建设、种植管养提供知识传授和人员培训服务。 4.加强社区绿地“微改造”的规划和建设,针对不同社区特定空间状况、特殊环境,采光程度不一的个案,实行一社区一策略,指导社区在绿化景观打造,绿地植物、花卉种植,绿化空间利用,绿化与构建物、原树木协调上合理搭配,按统一协调、科学管养、生态良好、实用美观的原则,提升社区绿化养护管理水平,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 5.开展社区绿色家园共建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绿地管理,参与窗户、阳台、屋顶绿化建设,鼓励居民认养公共绿地花木。举办花草树木种养知识讲座,指导社区花草种植、养护栽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社区绿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普及。激励市民分享居所美景,进行“最美家栽盘景”“最美阳台”等评展,培育营造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