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关于纪念建党百年,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红色城市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10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纪念建党百年,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建红色城市的建议
提案者 刘兴
情况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一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即将到来,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纪念党的100周年诞辰,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革命的前沿阵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代国际大都市,应借此契机充分利用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广州红色经济,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为党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据统计,广州市拥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城市前列,各类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达上百处之多。其中红色资源所占的比重不在少数,包括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三大”会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黄埔军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中山纪念堂等10余处。 

  但是,与拥有如此多高密度和高质量的红色资源相对应的,却是广州红色文化知名度不高、红色资源开发成果不突出、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红色品牌、市场吸引力不足的现状。 

具体建议

  一、加强资源整合,开创“红”“绿”结合模式,提高广州红色文化景观知名度。 

  加强资源整合,根据地域情况,把分布相对集中的红色景点串联开发,以主打景观为中心,以点带面,形成红色景观一条线。例如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片区,以其本身“红墙绿瓦”的建筑特色为重点,辐射周边的建筑和景点。“红色”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爱国教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绿色”主题则指优美的环境和绿道。用绿道将各红色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红色绿道”。这样既可以改善红色景观分散的特点,加强资源整合,又可以成为广州红色人文景观的独有特色和卖点,吸引更多的人参观游览。 

  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线路,增加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倡导学习和缅怀红色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如延安、遵义、瑞金等知名红色城市,红色旅游更是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相比之下,广州的红色资源开发却不突出,旅游产值不高。因此,我市一方面应加大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及文物的修缮保护力度,加强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须根据红色文化景观的区域集中性,多开辟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文化旅游成为广州经济创收的新兴产业。 

  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广州的红色品牌。 

  诸如上海“一大会址”、江西“红都瑞金”、延安“革命根据地”等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品牌。纵观广州,我们有很好的革命历史和红色资源,却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例如中山纪念堂、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黄埔军校、十九路军烈士陵园等都极具影响力。我们应充分利用广州所拥有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打造一批思想内涵深刻、文化底蕴丰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红色教育基地。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制作具备历史感、富有时代感的“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历史印迹”明信片,使其成为提升广州红色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打造属于广州的红色品牌。 

  四、丰富红色景观内容,开发多种体验形式,提升广州红色旅游产业化程度。 

  在广州所有的红色资源中,我们可筛选具有优势和潜在客源市场的红色文化景观产品,精心设计和开发出符合当代民情的红色旅游产品;同时亦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建设不同的主题。例如开辟红色景观与农田景观相结合的红色农家乐模式、发展红色景观与都市生活相结合的当代红色模式、突出红色景观与广州传统民俗相结合的地域优势、展现红色景观与生态体验相结合的美好环境等。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广州红色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及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