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建议在市属高校、职业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低碳金融人才
发布时间:2018-01-10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建议在市属高校、职业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低碳金融人才
提案者 隋永平
情况分析

  碳金融,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减排项目开发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活动。 

  在2015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我国要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资本向低碳领域的转移与聚集。同时,碳金融也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目前,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全国设有7个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拥有其中之一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从启动至今,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4684.93万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约34.46%,总成交金额12.54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6.89%,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广州作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需要大力实施低碳金融人才战略,培养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低碳金融人才。统筹利用各方资源,构建高层次人才、员工等多层次培训体系。开发与引进低碳金融人才培训项目,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低碳金融培训基地。 

具体建议    因此建议,根据国家有关高校新增专业设置相关规定,开展专业调研、专业设置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市属高校、中职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开设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等专业课程,培养低碳金融人才。同时,扩大碳交易师、碳审计师、碳金融师等专业能力培训的规模,储备一批熟悉国际碳金融形势的高端金融人才,不断完善碳金融人才发展环境,促进碳金融人才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