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关于成立广州国资天使直投基金,进一步活跃优化天使投资环境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11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成立广州国资天使直投基金,进一步活跃优化天使投资环境的建议
提案者 戴俊杰
情况分析

  近年,广州不遗余力推动“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双创产业”发展迅猛,但创新产业需要金融的哺育,相较北上深,广州存在金融短板的劣势,在风险投资方面尤其缺乏天使投资机构的支持。建议广州市国资委牵头,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广州国资天使直投基金,以此活跃广州天使投资环境,达到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源参与其中,最终助力广州打造风险投资之都的目标。 

  一、广州天使投资基础环境现状分析 

  1、发展水平较高,创投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在“双创”热潮引领之下,广州市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私募基金机构从2012年的1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不到300亿元,迅速增加至目前的3000多家机构和7000多亿元管理规模。 

  2、科技型企业数量全国领先,天使投资土壤逐渐成熟 

  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的背景下,2017年底,广州市科技型企业将近17万家,且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迎来“井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为9000家。 

  3、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密集落地 

  2016年9月21日,广州市宣布放开股权投资类企业的工商注册,并且发布一批吸引在外注册的股权投资企业迁入广州的优惠政策。另外一批风投优惠和扶持政策也由广州各区推出。 

  二、广州天使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阶段偏向后期,早期阶段投资不足 

  目前受2015年互联网热的逐步降温以及天使投资天然的投资特点影响,广州风投机构在企业早期阶段投资力度不足的现象十分明显,种子期的投资资金占总投资金比例偏低,因资金求稳避险的因素,大多倾向投初创期和扩张期的企业,真正意义上做天使投资和VC的相对较少。 

  2、引导基金运作效率不高 

  政府引导基金或因为缺乏投资标的,或因为过分规避市场风险,或因过于强调杠杆效应和盈利要求等原因,导致各级引导基金使用效果参差不齐,资源配置出现错位,运营效率不高的情况发生。 

  3、国有企业参与度不高 

  天使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历来风险投资主要由民营资本唱主角,国有力量鲜少参与其中。目前广州市国资委辖下35家市属国有企业,不少企业已经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版块业务,包括基金、小额贷款、财务中心等业务,但直接涉及天使投资的凤毛麟角,投向的企业主要阶段还是以成熟期或面临IPO为主,投向天使阶段的企业的资金规模较少。 

具体建议

  1、建议由国资委牵头,参照“国资基金一期”和“国资基金二期”的成功经验,由多家市属国有企业联合出资,围绕广州IAB战略新兴产业上下游企业,成立广州国资天使直投基金(国资基金三期),吸收更多的国有资本介入天使投资领域,直投金额单笔限制在100万元以内,确保天使投资轮的规模属性,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2、弱化该基金在盈利方面的要求,并制定完善基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出台免责条款,侧重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天使直投基金设立的初衷并不是短期盈利,而是有效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战略型行业,因此采用多家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的形式来进行风险共担,国有资本的介入,往往能够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长期社会资金的介入。在直投审批阶段,建议只须符合若干准入条款,通过专门的投委会进行投票表决即可过会,同时允许失败,设置较为宽松的免责条款。 

  3、鼓励该基金加强广州现有孵化器的合作,主动参与“天使+孵化”的培育工作。截止2017年上半年,广州市孵化器累计达212家、孵化总面积86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项目)累计超过11000家(个)。因此孵化器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苗圃企业资源。基金应该充分利用目前广州孵化器的长板优势,主动与孵化平台进行对接,这不仅仅解决了种子期企业的资金需求,还能够优化广州现有孵化器的服务功能,建立更多的创意交流与对接平台的良性循环,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