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加强我市民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 ||
提案者 | 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 | ||
情况分析 |
我国面临的空中安全威胁正在增大。广州是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战时,民众防护意识、心理、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防护体系的有效性,关系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安危;在平时,民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关乎防护体系建设的成效,人防工程和设施建设与维护、演习演练的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等,民众是平时建设的主体。由于国内长期和平环境导致民众国防和人防观念淡薄,战争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加强民防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平时的宣传、教育、训练,增强民众的人防意识和防护知识技能,战时(或重大突发事件时)才能表现为民众的心理稳定和熟练的自我防护和自救能力,从而构成城市重要的防护基础。 我市民防系统由于编制小、人员少,工作经费有限,缺乏专门的宣教机构和部门,民防部门在开展宣教活动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全社区关注民防、支持民防的氛围不浓。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单位和部门片面地认为工程建设才是“务实”的“硬指标”,而宣传教育是“务虚”的“软任务”;二是主动作为意识不够强。不注重深入研究民防宣传教育的特点规律,没有把宣传教育作为促进工作发展、带动工作创新的有效手段,存在“一阵风”现象,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宣教形式比较单一。民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呆板化、陈旧化现象,每逢重要节点搞点小动作应付一下、为宣教而宣教、满足于摆个摊、发发资料、缺乏利用新兴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教育的新方法等。 |
||
具体建议 |
具体建议: 一、融入国民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意识和针对性 民防宣传教育要融入社会安全和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民生安全主题,把消防、防汛、交通安全、地震等公共安全教育融进人防宣传教育的内容当中,进行综合性公共应急宣传教育,使民众充分认识民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同感,提升自我防护的技能,主动履行好民防建设的职责义务。要把民防教育融入国防教育体系。民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依托国防教育体系,做活融合文章,民防宣传教育唱“独角戏”的局面才会得到根本改变。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对民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之抓国防教育过程中不忘民防教育,让国防教育与民防教育相得益彰。要把民生安全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题。民防已成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防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民众的民防宣传教育已迫在眉睫,要把民众安全作为民防宣传教育的主题,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教育训练。要把提高民防技能作为宣传教育的抓手。民防知识涉及军事、自然、地理、社会、医学等多门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要加强引导,广泛宣传,使民众认清战争与和平、国家命运与个人安危、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学习民防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战时与平时通用的基本防护手段和方法,战争或灾害一旦发生,就能提高临危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民防宣传教育的广覆盖。抓住关键对象宣教。要制定长期的民防宣传教育工作规划,按步骤分阶段实施。对机关领导干部,一方面通过赠阅杂志、报送资料、定期沟通,让他们关注人防、了解人防;另一方面通过人防讲堂进机关、进党校、结合重要节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大型活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将人民防空政策法规和知识教育列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抓实重点对象宣教。组织、人社部门要把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纳入学校必修教育计划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不少于3课时,将应急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将民防教育训练纳入职业教育和中学生军训机制,着重学习防空知识和防灾技能,熟悉警报样式和紧急疏散方法,使其掌握基本的防护自救技能。抓牢主体对象宣教。要广泛深入持续开展民防工作进社区工作,利用社区现有活动场地和宣传阵地,采取开设讲座、定期演练、文艺演出等贴近生活实际的方式,让社区群众在民防氛围中受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长期坚持中练技能,夯实社区应急防灾准备的基础,主管部门要规划建设一批市、区两级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场馆和基地,面向市民、学生及机关、社会团体开放。要将民防宣传教育与企业的安全教育相结合,在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开展宣教活动,指导企业制订防空袭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定期组织技能演练,不断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要建立起分专业、分层次的人防志愿者队伍,参与和充实人防宣传教育、演练等工作;整合资源,组建市人防宣传教育中心,具体研究、规划和组织管理全市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三、借力新兴媒体,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宣传部门要结合国防教育和“羊城天盾”城市防空综合演习等活动,协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广泛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传播手段上要融合。在借助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传递民防声音的同时,还要用好微博、微信、博客、QQ群等传播平台,努力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权,要加强短视频、微电影的创作生产,使民防宣传教育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传播方式上要亲民。用群众喜爱的方式、熟悉的语言传递民防的观念和知识,让群众愉快地接受,达到最佳的宣教效果。传播内容上要惠民。目前广州城区的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道、地下商业城和地铁等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大量涌现,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群众不知道这些都是人防工程,因此要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广的优势,第一时间将人防的声音传播出去,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人防、支持人防,履行人防义务的良好氛围。传播效果上要有特色。要聚焦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来宣传民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深入挖掘防空防灾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人防资源设施等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打造亮点,形成特色,让互联网为民防宣传教育增色。 |